“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鬥遺杯。”
這是晚唐詩人陸龜蒙盛讚秘色瓷的傳世七絕《秘色越器》詩,也是迄今發現對秘色瓷最早的文獻記載。
首句“越窯開”說明秘色瓷的誕生地為越窯。
越窯是中國青瓷最重要的發源地和主產區。
東漢年間,這裡從陶器到原始青瓷,後來又完成了從原始青瓷發展到青瓷的歷史過渡,這在世界陶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
由於這一帶戰國時屬越國,唐時改為越州,“越窯”因此得名。
越窯青瓷經過不斷發展,晚唐、五代時達到鼎盛,衰敗於北宋中期。
陸龜蒙所謂的“越窯”則主要是以今天的江浙上林湖為中心的上虞、寧城等地,此範圍中已發現古窯址近200處,是唐、五代越窯青瓷的中心產區和貢窯所在地。
法門寺出土的那批秘色瓷從造型、胎釉特徵和裝坯方法上,都表明應是產於這一帶的越窯。
不過讓人驚訝的是,武田晴子拿出來的這三件秘色瓷竟然也有類似的特點,就連上面宮女墨跡都十分真切。
說句不好聽的,如果不是張天元擁有鑑字訣,只怕今天還真要被這小日本給忽悠了。
深吸了一口氣,張天元看向了武田晴子,直接將三件所謂的秘色瓷當著她的面摔碎了。
“我很佩服你們日本的仿造技術已經達到了這種程度,可贗品就是贗品,它們是無法與真品相比的,看起來你們很沒有誠意啊。”
聽到那瓷器響亮的碎裂聲音,德川天眼也驚訝地從病房裡衝了出來。
看到地上的碎片,他感覺心裡頭在滴血。
雖然這三件東西是仿品不錯,可那卻是他們經過了無數次實驗最終才成功製造出來的秘色瓷啊,居然就這樣被摔碎了。
“佩服,張先生是怎麼看出來這三樣東西是贗品的?”
武田晴子沒有死皮賴臉地說那是真品,因為在張天元面前,她的話沒有任何意義。
“哼,你們只知道仿造秘色瓷,卻永遠無法仿造出其精髓。”
張天元冷哼一聲說道:“入唐後,北方瓷業白瓷佔先,青瓷的江山則在江南大放異彩。
越窯的發展最終成就了秘色瓷。
自唐中期起,秘色瓷如同罩上面紗的美人,讓後人辨不清真實的面容,直到法門寺塔基極為偶然的發掘,才讓困擾了國人千年之秘色真相大白於天下。
古越國之越窯應是以地名最早命名的窯場,唐朝人就已親切稱之。
‘九州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詩人陸龜蒙靈感突發的一句話,傳誦了千年乃是越窯的幸福。
可越窯的幸福還不僅於此,茶聖陸羽還將其誇獎並奉為至寶:
‘邢窯類銀,越窯類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窯類雪,則越窯類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窯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綠,邢不如越,三也;’
這種讚譽,在陶瓷史上並不多見。
陸羽以一個文人敏銳的文學感受,清晰地將玉比銀,將冰比雪,高下智者自明。
白瓷在唐代的科技含量大大高於青瓷,有‘盈’字款的皇家百寶大盈庫入選為證。
但陸羽站在南方文人的立場上,以用茶為原則,抑白揚青,是他的高明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