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自然很興隆,只是客人正在忙生意,還不到吃飯喝酒的時間。
你看碼頭上貨主正在清點要發某地的貨物,碼頭工人正在把運來的貨物堆碼起來,準備根據運貨地點遠近,適時安排裝卸,正所謂是先上船後起坡。
另一條船也正在卸貨,在這一、二百年樹齡的大樹枝葉縫隙中,可以看到粗大的帆桅及繩索,也應是六、七十噸左右排水量的大船了。
酒店與茶館之間的街道中間,有一個正在喊一位打卦算命的先生,可能要他測算一下什麼事情,是婚姻、家庭還是生意,算卦先生聽到來了生意,輕快的腳步可見他的喜悅之情。
往街裡邊看過去,一家包點店的人與一位挑擔買賣人正在談事情,彷彿能聽到他們在對話,明天還點什麼油鹽醬醋之類東西和什麼時候結帳之類話語,再過去又是幾家店鋪字號,又是一條大道伸向遠方並有行人騾馬行走。
再過去幾家店鋪就是主幹道汴梁大道了,主幹道兩邊車水馬龍店鋪林立,都圍著這風水寶地的貨碼頭與貨運棧了。
這座貨運棧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四周街道四通八達,南邊緊靠深水港灣,有好幾艘船隻停泊在港灣裡依次裝卸貨物。
一條靠碼頭的船正在卸貨,幾個碼頭工人正把像裝有糧食之類的麻袋扛下船,船倉裡有人正在翻倉與上貨,似乎能聽到船倉裡傳出給人把貨物麻袋上肩的勞動號子聲。
緊靠貨棧碼頭停泊著待卸貨與裝貨的船舶,等船老大上船後就吃飯開船,貨棧前面的船老大剛結完帳正要上船,半路中正巧遇見了一個熟人,心中記掛著趕路行船,但又不能待慢了熟人或朋友,在急切中與之寒酸家常,最後抱拳行禮告辭。
這時腳步早己轉向,急奔船上去的樣子己超然若現。
其餘景色全部都是描繪的淋漓盡致,只是今日時間有限,我就不多說了。”
“是啊,除了這些景色之外,還有河中、市場等等景色都描繪得猶如真實景物一般,這要是雕刻也就罷了,偏偏還是雕刻,還是竹雕,簡直讓人驚歎。”
“嗯,此竹雕內容豐富,描繪東西繁多。
在表現手法上,以不斷移動視點的辦法,即‘散點透視法’來攝取所需的景象。
大到廣闊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聳的城郭,細到舟車上的釘鉚、攤販上的小商品、市招上的文字,和諧的組織成統一整體,在雕刻中有仕、農、商、醫、卜、僧、道、胥吏、婦女、兒童、篙師、纜夫等人物及驢、牛、駱駝等牲畜。
有趕集、買賣、閒逛、飲酒、聚談、推舟、拉車、乘轎、騎馬等情節。
雕刻中大街小巷,店鋪林立,酒店、茶館、點心鋪等百肆雜陳,還有城樓、河港、橋樑、貨船,官府宅第和茅棚村舍密集。
雕刻中人數超過一千五百,此外各種牲畜六十多匹,木船二十多隻,房屋樓閣三十多棟,推車乘轎也有二十多件。
如此豐富多彩的內容,為歷代古雕刻中所罕見。
各色人物從事的各種活動,不僅衣著不同,神情氣質也各異而且穿插安排著各種活動,其間充滿著戲劇性的情節衝突,令觀者看罷,饒有無窮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