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畫即用特殊的勾筆,從壺口伸入壺中,在壺璧內側畫上畫篇。
晚清內畫壺有馬少宣、葉仲三、周樂元、烏長安這四大家,其徒子徒孫們後來被稱為“京派”,亦為內畫壺的主流。
光緒時由畢九榮分出“魯”派,到了當代,又有王習三分出“冀派”,和吳松齡自創的“粵派”,形成了現在國**畫流派的四大派。
“溫蒂,我給你的這幾個鼻菸壺都是賞玩用的鼻菸壺,千萬不要用來真得去吸鼻菸,知道嗎?”
張天元順便提醒了一下溫蒂。
“為什麼啊?”
溫蒂有些不解地問道。
張天元解釋道:“賞玩用鼻菸壺的這三種,並非不能裝鼻菸,而是最好不要裝。
我以前在族親的古玩店內就看到過幾只裡面留有鼻菸的清代瓷煙壺和清代料器壺,只是說這些煙壺用來裝鼻菸,多少有些顧慮。
如瓷煙壺,據說瓷煙壺最怕‘朝內吹氣’,一經吹氣,就會炸裂,不過瓷煙壺裝鼻菸的極多,注意保護即可。
而料器壺,由於晚清多用內畫,內畫壺在裝了鼻菸之後,裝倒或取用的過程,很有可能破壞內畫的畫篇,使得其是去賞玩的價值,這才是他們很少被用來裝鼻菸的原因。
所以其實還是要看你用這鼻菸壺做什麼了,如果只是當做收藏品的話,那還是好好保護的好,懂了嗎?”
“哦,我明白了。”
溫蒂點了點頭,然後小心翼翼地將鼻菸壺收了起來。
湯姆還專門給找了一些放置鼻菸壺的盒子,畢竟張天元讓他賺了那麼多錢,他也不能太吝嗇嘛。
就是不知道這為美國人如果知道這些鼻菸壺的真正價值,會不會提著刀子去砍張天元啊。
“湯姆,我看你昨天帶了翎管過來,今天又帶了鼻菸壺,家裡頭還有什麼別的好東西沒,乾脆一併帶過來算了,別每天過來一次,你也知道我不是美國人,可能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回國了啊。”
張天元一邊收拾那些鼻菸壺,一邊說道。
他小心翼翼地將五個最值錢的鼻菸壺放進了影子屋裡頭,至於其它的鼻菸壺,拿去送人倒是不錯,畢竟他也看過了,這六十個鼻菸壺,最便宜的也價值兩三千塊人民幣呢,這在國內,也算是不便宜了。
“哎呦,還真沒有了,這些東西都是我最後剩下的了,至於其它的,我早就賣的差不多了,唉,沒早點認識張先生啊,不然的話,我以前賣的那些東西,肯定還能值更多的錢。”
湯姆有些唏噓地說道。
他很多東西都賣得比較便宜,昨天和今天這兩筆買賣,算是最大的買賣了。
張天元真想揍這傢伙一頓,真不知道把多少好玩意兒都當成垃圾給扔了啊。
可惜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