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不是第一次做買賣了,所以交易也非常順利。
張天元從六十個鼻菸壺裡面挑了幾個送給了溫蒂,都是瓷質的賞玩鼻菸壺。
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講,張天元選的這六十個鼻菸壺裡頭,非常值錢的那個古月軒鼻菸壺,算是最漂亮的一個,主要是因為它屬於賞玩用的鼻菸壺。
也就是說,這東西不是用來吸鼻菸的,純粹就是拿來欣賞的,所以不僅造型漂亮,而且品相也好,完全就沒有磨損掉色的痕跡。
賞玩的煙壺,即金受申所說,“好煙壺只能供人欣賞,誰也不肯用來裝煙,天天身上帶著”,這裡說的“好煙壺”,即說的是賞玩用的煙壺。
賞玩的煙壺一般畫工精美,主要是瓷壺、洋瓷壺和料器壺。
瓷壺在清中葉之後最為普遍,宮中有精品瓷壺,民間有所謂“粗瓷”的瓷壺,品質差異很大。
瓷壺主要講究的是“窯口”和“畫篇”,窯口即瓷的出產窯,畫篇即瓷上的畫圖。
窯口的不同決定了瓷壺的質量與基本價位,而畫篇則有各種內容,如植物、動物、景色、人物,還有“系列畫篇”如“一百單八將”之類,根據畫篇的不同與精細程度,亦影響其價值。
瓷壺中最為名貴的即是古月軒。
古月軒煙壺,又作“法琅彩煙壺”、“瓷胎畫琺琅”,其名稱的具體來源尚有爭議,但是肯定肇始於康雍時期之內務府,而以乾隆時為盛。
古月軒的鼻菸壺,所用顏色十分華麗,具體來說,其的特點正如《勇盧閒詰》所總結的:“上為畫採,間書小詩,壺足題‘古月軒’,其題‘乾隆年制’者尤美。”
對於古月軒的具體問題,很多在學術界還有爭論,所以我們這裡姑且略過。
洋瓷壺,“皆造辦處仿西洋者,銅質上各色彩,頗堪悅目,玩器之尤也”。
具體來說,即是在銅、鐵胎質上掛瓷釉,然後再在瓷釉上描畫紋樣,和我們現在用的搪瓷有些相似。
據史料記載,有說法認為此種方法是郎世寧傳入中國的,故而最早畫法均用西洋式,而畫篇的內容也均為西洋景物或者故事。
洋瓷壺除宮中所制之外,民間基本沒有。
據說其一是因為洋瓷工藝比較特殊,外人無法仿造,二來是因為清代內務府製作鼻菸壺,一次做百餘個,之後經過挑選,選剩下的都要砸碎棄掉。
而到了現在,洋瓷鼻菸壺也是十分少見的。
另外還有料器壺,是賞玩鼻菸壺裡時代最靠後也是最講究的一種,其從雍乾時期開始產生,到了晚清時分成辛家坯、袁家坯,勒家坯、山東料四種。
其中“辛家坯,皆玻璃料地內含珍珠泡者,彩有金糕紅、蔚藍、湖綠水、金黃魄四種,雕花刀口極深,而彩皆通明。”
《勇盧閒詰》評之為:“光彩奪目”,為清代料器壺裡“最著”者。
袁家坯與辛家坯相似,“制白硨磲地,彩凡五種,除前四色外,有松綠、豆青二彩,雕刻玲瓏,非辛制之古雅者比,且多套彩。
這兩種是上等料器壺裡較為常見的種類。
而勒家坯,“藕粉地若冰雪,設色亦異。紅紫蒼翠,天然間迭”,是一種比較特殊的料器壺,數量也比較少。
最後的東山料,則是仿照袁家坯製作但是質量相差很大的品種,最為廉價,有時也被作為市面上廉價鼻菸壺的統稱。
料器壺可以和瓷壺一樣,在外面進行雕花或者染色,同時也可以進行內畫,尤其是內畫的料器壺,在道光時期出現,到晚清極盛,被視為一種雅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