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剛剛到任延州時,有個小兵觸犯軍法,論罪當死,而範雍因愛惜這個小兵是條熱血好漢,破例赦免了他。
多年以後,正是這個小兵率軍在戰場上屢屢重創西夏鐵騎,成為了西夏軍隊最恐懼的宋朝戰神,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狄青。
都說文人骨氣,可是古代的文人迂腐者眾多,像範雍這樣的其實不在少數。
考慮著文人去打江山的宋朝不垮,那怎麼可能。
說實話,張天元是很討厭範雍這種人的,這就是典型的“聖母病”,自以為可以以德服人,以仁服人,結果坑害的卻是別人。
所以不管這幅畫有多好,他都不會出價的。
更何況他早仔細看過了,這根本就不是唐伯虎的真跡,也不知道是誰臨摹出來的,只是水平比較高,偽造了唐伯虎的款而已。
只是大家熱情那麼高,他也不好當場拆穿,這事兒就算作罷了。
競拍的時候,他人已經離開了座位,來到了席勒所在的地方。
“席勒先生,我現在就可以付錢拿走東西了吧?”
拍賣會雖然還在進行,不過張天元對接下來的東西已經沒多大興趣了,他想拿了自己的東西之後走人。
“當然,您已經付清了錢款,東西當然可以立即拿走,只是張先生真需要這麼著急嗎?等拍賣會結束之後,我還想好好感謝感謝您呢。”
席勒真得很想感謝張天元,畢竟今天張天元可是送給他了不少的錢,這也算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了。
“多謝。”
張天元跟著席勒來到了放置宣德爐的地方。
其餘東西他都已經讓展飛和鐵柱拿走了,只有宣德爐因為那兩人還沒回來,暫時沒有交接。
宣德爐並不大,看起來不過巴掌大小,然而拿在手裡的時候,卻有一種非常沉的感覺。
這是真正的宣德三年鑄造的“宣德爐”,而不是一般意義上所說的宣德爐。
有關宣德爐的爭論可謂貫穿古今,似乎一直存在。
比如有人認為真正在宣德三年鑄造的銅香爐是有可能存在的,但是極為罕見,即便在當時也十分珍貴。
大部分帶“宣德”款的銅爐都是後期仿造的,從明中葉到近現代,仿製一直沒有停止過。
甚至還有人認為從未有過什麼宣德年間所造的香爐,所謂“宣德爐”只能稱為具有“宣德”款識的銅爐,或者泛指和“宣德”款爐形相近的不帶款或帶有其他款的銅爐。
其實“宣德爐”是一種泛稱比較合適,它並不僅指宣德年間所造香爐,也泛指與之形制相近的銅爐。
這其實比較容易理解,比如“景泰藍”,並不是專指明代景泰年間製作的琺琅器,而是對一種特有工藝器物的泛稱。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