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畫(裱)其實就在你身邊。
一幅畫之所以能分層,因為它本來就不是一個絕對的整體,關鍵在於方法。
好的宣紙本來就有分層,但很難分開,分開也不能保證完整,而裱過的畫一般在背後糊了幾層宣紙。
揭畫是和裝裱是對應的,也叫揭裱。
揭畫(裱)是書畫修復師的日常工作。
確實是冷門技能,但絕不是絕技,關鍵只在於耐心而已。
只要有心,有條件,工具齊,有工作室,有師傅,練一段時間就行。
裝裱店裡的工具基本夠揭畫用了,至於技術看個人。
一般情況下一幅畫為什麼能被揭開?
因為之前有裱畫。
中國書畫在裝裱完的時候,你寫畫完畢的紙,也就是畫芯後面會會多三層紙,最靠近的一張我們叫命紙。
這種方法裝裱好的作品牢固很多對不對?
中國畫大多是卷軸,長長一副掛牆上,下面還掛著一根棍棍,如果不在畫芯上再糊紙的話,紙纖維很快就會斷裂。
古代字畫儲存了成百上千年,很可能在這其間已經支離破碎了,可你還能看到完整的作品,那是因為修復師把它們拼齊補全,如果只有一層,那到底是什麼把它們固定在一起的?
畫芯只有一張,無法更換,揭下之後糊上新的命紙,換上新的附背,等於是給古代字畫注入了新的血液。
一般揭畫得到的都是一張畫和幾張空白紙,或者它們的碎片,如果要兩張都有墨跡的‘畫’,要揭開畫芯才行,但通常畫芯揭不開的。
所謂一張畫變成幾張畫,其實兩張已經罕見了,的確難度很大,但難度不在這張畫能不能分開,而在帶有墨跡的畫芯能不能分開。
也就是說畫芯的紙好不好?是不是有幾層?這幾層能分開嗎?
以及畫芯分開以後是一張畫和若干帶有墨跡碎紙片,還是兩張完整的畫?
這個不是手巧就能解決的!
當然手也要巧,但如果做到啦並不代表你的手藝就已經出神入化,關鍵在於這幅畫本身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