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那麼多中國古董沒有列入目錄的真正理由,當然一個是因為文物實在太多,展廳的展臺又有限,所以無法全部都放出去展覽。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張天元之前所推測的,他們不想招惹國際文物保護組織,因為太麻煩了,他們對於中國文物的保護簡直就是災難性的,如果讓國際文物保護組織知道每年最少有上百件中國文物在他們的手中被毀,不知道會被批評成什麼樣子了。
大英帝國是要臉的,大英帝國博物館更要臉,所以這些醜事兒絕對不能外洩,也正因為如此,所以這些秘密就不能洩露了。
還有一個原因其實也很重要,那就是他們對於中國的古董大部分都不怎麼重視。
比如青銅器、瓷器、中國畫、中國書法,這些西洋鬼子根本就欣賞不來的。真正在西方人眼裡看起來珍貴的,反而是那些其實最不珍貴的金銀器,那些東西的藝術價值跟繪畫、書法等相比就差遠了。
西方人一向對中國的藝術就不怎麼對路,這一點其實非常正常,也不能說人家就不懂審美了,只能說是審美觀有區別而已。
中國人還不是對西方的很多東西都無法欣賞,這都太正常了。因為有了這樣的偏差,就使得中國的很多藝術品在國際拍賣市場上的價格一直不怎麼高。
因為願意買的,只有東方人,甚至只有中國人而已。
中國人在過去很多年,生活水平並不高,有錢人很少,所以這些東西價格也是一隻提不上來。
直到近些年,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騰飛,有錢人自然也就多了起來,唐伯虎的那幅畫能派出三億多美金的天價,這無疑是跟中國的經濟息息相關的。
可即便如此,買這些中國古董的,也還只有中國人而已。
如果仔細觀察國際拍賣市場,其實就不難發現這一點了,不管是青銅器、瓷器、繪畫、書法還是玉器,都逃不了這樣的命運。
除非是西方的團體進行購買,否則民間的收藏家對這些東西感興趣的真不多。
也不是說沒有,有還是有的,大概一千個收藏家裡面能出一個吧,可這並沒有什麼卵用。
就說大英博物館裡面放得這些藏品吧,其實他們何嘗不想拍賣出去啊,然而很多東西都面臨的是拍不上價的尷尬境地,讓他們扔了,他們又捨不得。
還是那句話,雞肋啊!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如果這一次不是張天元提出交換中國古董的要求,只怕這八萬多件古董,將會有一大部分都永遠見不得天日了,甚至就那麼在倉庫裡面腐爛、變質,最後變成真正的垃圾,被英國佬悄悄給處理掉。
當然,不止是英國佬,事實上在巴黎、在美國、在日本、在德國,在俄國,類似的事情也都是屢見不鮮的,這裡面的黑幕,真得不能去深究,一旦深究,那真得是一件非常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
張天元現在的心情有些糾結,一方面呢,痛恨於這些傢伙不能好好保護這些古董,另外一方面呢,正因為如此,這些東西估計在對方的心裡頭地位也並不高吧,既然地位不高,那麼就可以在交換的時候狠一點了。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吧,只是感覺上不太好,說實在的,張天元寧願那些東西都好好地,而不是被那樣放壞了。
不過現在想什麼都沒用了,還是先把生意談好了再說吧。
他仔細盤算了一陣,然後就擺了擺手道:“好了阿梅爾爵士,您也不用解釋了,咱們本來就只是做生意而已,沒必要說那麼多的廢話。這樣吧,我的意思是,這五個青銅獸首、《四庫全書》等摹本、《離騷經》、《帝后禮佛圖》浮雕,以及那一萬多枚甲骨文碎片,另外再讓我到你們的倉庫裡面挑選幾件價值一千萬美元以上的東西,您覺得如何?”
聽到這裡,阿梅爾.斯隆嚥了口唾沫,然後端起咖啡喝了一口,讓自己鎮定了一下,這才看向張天元問道:“您這要的東西可不少啊,不過我們就勉為其難接受了吧,不知道您的二十八幅油畫帶來了沒有?如果帶來的話,現在就可以進行交易。”
阿梅爾.斯隆此時心中簡直狂喜啊,張天元要的那些東西,說實在的,除了那幾個獸首之外,別的他根本一點都不在意,當然,一千萬美元的藏品也可以,不過那些中國藏品,有價無市,反正也沒西方人喜歡。
用這些東西交換二十八幅畢加索大師的油畫,那簡直就賺翻了,不要說他同意,他相信博物館的所有人都會同意的。
甚至於他覺得張天元的腦子都有點問題,只有蠢貨才會拿畢加索的油畫來交換那些東西呢,他現在恨不得站起來高唱一首帕瓦羅蒂的“我是太陽”,簡直太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