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鑑寶秘術> 第九三四章 品鑑石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三四章 品鑑石後 (2 / 2)

名居印石三寶之首的田黃石,是壽山石中最名貴的品種,早在清代初期就被選作貢品進獻宮廷,深得帝王賞識,乾隆帝祭天拜田黃,更使它身價百倍,在石族中登基稱“王”可謂是眾望所歸。

芙蓉石雖然開發時間比起田黃、雞血要晚許多,但是,它卻以清白明瑩、潔身自好的品格,博得文人雅士的共鳴,在他們的推崇之下,躋身於“印石三寶”之列,被譽為“石中君子”。

我國是盛產印石材料的國家,最早開發利用的有壽山、青田等石材,明清以來,隨著石材制印的流行,民間大興開採印石,各地新礦,不斷湧現。據不完全統計,迄今已有產地數十處,上百種石種。在豐富多彩的印石品種中,田黃石、芙蓉石和雞血石以色麗質佳,名冠諸品,被品石家稱譽謂“印石三寶”。

而昌化雞血石以其紅得純正、鮮活、濃烈、持久,被譽為“石中皇后”。

昌化雞血石是我國特有的珍貴寶石,出產於江浙省昌化鎮西50餘公里的浙西大峽谷源頭——海拔1300餘米的玉巖山。昌化雞血石的發現和開採利用已有1000多年曆史。雞血石形成於晚侏羅紀流紋凝灰岩石中,是硃砂在高嶺石與地開石之間不斷滲染而成,摩氏硬度為23級,具有豔麗鮮紅的雞血般的色彩和亮晶如美玉般的光澤,被譽為“國寶”而馳名中外。

其色澤鮮豔而不媚俗,血色與沉穩而深邃明麗的質地交相輝映,協調自然。在中華民族的風俗中,紅色是代表吉祥、喜慶的色彩,“紅”與“鴻”諧音,有“鴻運當頭”之意,雞血石中的血紅色,恰好與這些寓意相吻合。

因此,在明清時期,上至皇宮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視雞血石為吉祥物而格外寵愛。在清宮內,皇帝及皇親國戚的大量寶璽都是用雞血石刻制的,甚至官員帽頂也用雞血石代替以往的紅瑪瑙。據清乾隆年間所修《江浙通志》記載:“昌化縣產圖章石,紅點若硃砂,亦有青紫如玳瑁,良可愛玩,近則罕得矣。”

在五彩斑斕的寶石世界裡,昌化雞血石是最紅、最豔的一種。它紅得純正、紅得鮮活、紅得濃烈、紅得持久。正是這一抹淋漓如血、出類拔萃的豔紅,把它與芸芸眾“石”區分開來,體現出石中皇后的尊貴與雍容,與田黃石、芙蓉石一起稱為“印石三寶”。

田黃貼心,芙蓉怡情,雞血石則靚麗悅目。

張天元雖然沒有見過雞血石原石,甚至也沒有賭過雞血石,但是對於這方面的知識儲備那自然是不會少的,再加上他從得到六字真訣之後,記憶力過人,幾乎就是過目不忘。

只是這些知識儲備要跟現實的鑑定結合起來,這也是需要一番功夫的,張天元蹲在那裡,手中拿著放大鏡一邊看著,便回憶著腦海中的儲備知識,這些知識對他來說,那就是鑑定的標準,他要先仔細端詳一下,如果實在判斷不出來,再借用鑑字訣也來得及。

雞血石中的血是辰砂與高嶺石、地開石等礦物的集合體。

它們包羅永珍,門類繁多,有上百個品種。品評雞血石優劣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看“血”,二看“地”。

“血”是指雞血石地子中的紅色斑塊和斑點,它又可以從三個角度觀察,即血色、血形和血量。血色,以鮮豔欲滴的鮮紅血最為名貴。它猶如剛宰殺的雞流淌下來的淋滴鮮血,要害在一個“鮮”字,既“新鮮”又“鮮豔”。其次是大紅血,也屬上品。再次是紫紅血,如隔曰之血,顏色轉暗,屬中下品。

血形,以“凝、厚、活”為上品。“凝”就是聚而不散,有塊面,不是星星點點;“厚”就是有厚度,有層次,有深度,不是薄薄的如紙一張,稍磨即無;“活”就是靈活的感覺,血像是熔化的岩漿,在石質中流動。

血量,是帶血的部分在地子中的佔有量。以百分比計算,血量大於30%的就屬上品,超過50%可稱珍品。有的雞血石血量可達70%以上,甚至滿地皆血,不露地子,當屬罕見的極品。

“地”也叫地子、地張,它既代表了雞血石的鮮豔程度,又起到映襯作用。雞血石的地子可分為凍地、軟地、鋼地、硬地四類。

當然了,這些東西說到底都只是一個比較籠統的說法,如果是一般人,聽過之後,再去看那雞血石,也未必能夠看出個所以然來,張天元也是擔心自己在明天的雞血石交易大會上出醜,所以今天就先鍛鍊一下自己的能力,最好是在不用鑑字訣的情況下就可以判斷出雞血石的大概價值了,而且在真假上,一定是要判斷準確,那就沒什麼意義了。

畢竟現在雞血石行情見漲,這造假的也就開始橫行了,什麼東西都是如此。(未完待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