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四處看了看,發現一箇中年人的攤位上東西不少,於是就蹲了下去。
這個中年商販有意地將連環畫精品一一擺放到前排顯眼的位置,其它民國舊書則放到自己的腳下。牟瑩和歐
陽曉丹捧著那些連環畫看得是津津有問。
“喂,兩位姑娘,如果不打算買的話,可別把東西弄壞了。”那商販看了她們一眼叮囑道。
他倒是不反對別人看,就是別給他弄壞了,不然再賣可就賣不出去了。
張天元起初也在看連環畫,不過眼睛的餘光很快就瞄上了一本民國時候的書籍,於是他裝作漫不經心地拿起
那幾冊民國舊書逐一問價,心裡卻只惦記著其中那一冊文學翻譯舊書的價格。這是潘家園裡買東西的人常用的招
兒,所謂“聲東擊西”。
不過很可惜,潘家園是何等地段,這裡絕對是藏龍臥虎啊,書商半隻眼就看出張天元心裡頭惦記什麼,板著
臉斬釘截鐵地對他說道:“您中意的那本是魯.迅寫序言的好書,200元一口價!”
張天元雖然被人說破了心思,不過並不在意,臉不變色心不跳,依然是淡定地看著那基本民國冊子,這都是
練出來的功夫了,他逛古玩市場都不是一次兩次了,怎麼會因為被人看穿心思就緊張呢?
愛收藏的人畢竟是愛收藏的人,豈能讓面子給丟了魂?
這本魯.迅寫序的冊子,都不用鑑寶術,張天元就可以看出來是真貨,這樣的書現在也是挺稀罕的,如果能
夠買到手,那也算不錯了。
二百塊,對一本書來說或許貴了,可要是收藏品,那就不一樣了。
他看了那本冊子一眼,那書是魯.迅寫序,名字叫《解放了的董吉訶德》前蘇.聯作家盧那卡爾斯基原著,
易嘉譯,1934年4月上浦聯華書局版,印1000冊,魯.迅寫後記。
對魯.迅和盧那卡爾斯基,張天元都是知道的。
但這書有兩點他還有些困惑,其一就是,“董吉訶德”是什麼?難道是堂吉訶德的另外一種翻譯嗎?
還有,“易嘉”又是誰?這個翻譯很有名嗎?
易嘉是誰?魯.迅先生為該書寫序和後記是否意味著重要的歷史事件?董吉訶德是否就是歐洲文藝復興第一書《堂吉訶德》的諧音譯意?一連串的疑問,一連串的浮想引發了張天元濃厚的興趣。
畢竟風險和收益永遠成正比,於是他也就一不做,二不休,200元成交了,反正200元對他來說,可能連毛毛雨都不算,他有時候給酒店侍應的消費都好幾百塊,甚至上千塊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