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元從母儀手裡借過了小手電筒,仔細觀察了一下那塊玉的內部,透過透視和查微可以清晰發現,這塊玉里面已經有了不少的小裂痕,雖然表面上看不出來,但實際上只要用儀器測試一下就知道了。
他搖了搖頭,看向了那個人道:“以後打架甚至吵架都不要將玉戴在身上,太暴殄天物了,這塊玉細微之處已經有了裂痕,若是繼續戴下去,估計幾年,或者十多年之後,就會慢慢裂開,最終碎掉的。”
“唉,早知道這事兒,也不至於如此啊。”那人竟恨恨之下,拿起自己的玉就摔倒了地上。
玉器可是很脆的,再加上這人的玉器內部早就佈滿裂痕,這一甩,當時就碎了。
有人撿起了一塊隨便看了看就驚叫道:“小兄弟說的還真沒錯啊,看看和裡面,裂痕幾乎已經佈滿,就跟雞蛋外面看著是好的,裡面卻已經壞了。”
到此時,已經沒有人懷疑張天元的話了,如果說之前他所說的還只是紙上談兵,照本宣科的話,那麼此時所表現出來的,就是真正的鑑定本事了,也難怪會令人佩服。
“小子你不錯啊,難怪當初不肯拜老夫為師,原來你竟然對玉頗有了解啊。”石老王忍不住說道。
眾人這麼一聽,就更驚訝了,這年輕人居然拒絕了拜賭石皇帝為師,看起來是真得有真材實料啊,不簡單,了不得啊。
張天元卻急忙解釋道:“石老大真是誤會了,我之所以沒拜師,那是因為還有生意需要照顧,我和剛子不可能兩個人都去跟著您學東西而不管公司的事兒啊。”
“不用解釋,我能收徐剛做徒弟,也算是一大幸事,比我之前那個徒弟好多了。”石老王笑了笑道,然後看向了周圍的人問道:“你們還有什麼要問的嗎?若是沒有。我可要跟我這位小老弟談談心了啊,如果有什麼想問的,可以儘管問,老夫今天高興。或許也會為你們解答一二。”
聽到石老王這話,眾人都興奮了起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一傳十十傳百,竟然有更多的人湧進了咖啡廳。連門口都站著人了。
有個人就問道:“石老王,這玉器剛買回來,是不是要做些事情,辨別一下真偽好壞啊?”
“你這話問到點子上了,不過我看還是讓小張老弟說說看吧。”石老王這擺明了是有意考較張天元呢。
張天元此時心想,自己反正已經說了那麼多了,倒也不怕再多說點,反正也無妨。
於是便道:“晚輩對玉器還是一知半解,也就多讀了點書而已,若是說的有錯。大家還要諒解啊。”
“你就說吧,剛剛說的就挺好的。”這裡的人,此時對張天元也是頗為服氣的,關鍵張天元之前的表現,也能夠令他們信服。
張天元清了清嗓子道:“一般來說,新買的軟玉,賣主都會說是古玉,既然他們如此說,那咱們買回來之後,就給它煮一煮。便知道他所說真假了。當然了,我這裡說的只是軟玉,不管它是古玉還是新玉,都可以煮一煮。如果是其它玉的話就不要這麼做了,弄壞了我可不賠錢哦。”
“哈哈哈,知道知道,你繼續說吧。”
“為什麼要煮軟玉呢?”
“對呀,為什麼呢?”一旁的劉浩也很好奇。
“這一嘛是因為很多玉販為了提高玉器價格對玉件進行了封蠟,而玉有裂紋。流入裂紋的石蠟,不煮你無法發現裂縫;二是很多做偽者用了很多化學原料,你不煮,傷害了身體,可是得不償失呦;三是從小老師就教育我們,飯前要洗手,這些東東流傳了這麼久,真不知道都經過了什麼坎坷,你不煮煮放心嗎?”張天元笑著答道。
“怎麼,不煮還不放心?”有人問到。
“諸位想想啊,如果真得是古玉,那大多必然是墳墓之中出土的,沾染了細菌、邪魅之氣什麼的,你敢直接佩戴?戴上了你就不覺得心裡瘮得慌?所以啊,煮玉既是消毒,也是一種心理上的安慰,讓那些髒東西都去掉。”張天元答道。
“原來如此,小兄弟你繼續說。到底怎麼個煮法,是直接扔鍋裡就跟煮玉米棒子一樣嗎?”又有人問道。
“好了,決定煮了。注意了,煮可不是扔到鍋裡就煮的。記住了啊,千萬不能像那位大哥說的,不然玉煮壞了,可是悔之晚矣啊。”張天元一邊笑著,一邊說道。
那人臉一紅道:“小兄弟,你倒是說說如何個煮法啊,我回去也試試。”
“我的做法是用魚線釣住,用筷子掛在鍋沿上,懸空。這樣接觸玉石的溫度不會高於100度,否則扔進去,接觸鍋底,燒壞了。另外火要用大火燒開,文火保持沸騰,也就是煲湯的火候,大約15分鐘就可以了。”張天元解釋道。
“哦,這樣子就好了啊,那簡單。可是剛煮好的話,玉一定非常燙吧,怎麼取出來呢?”
“笨啊,當然是用涼水將溫度降下去啊。”有人頗為得意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