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公司高效的人力資源管理能力,在這個扶貧供養基地得到了完美地體現。
各個崗位的工作人員很快就配置到位,讓這個基地開始進入執行狀態。
既然基地向這些沒有主動提出脫貧申請的貧困人員提供了免費食宿,還可以享受到比在自己家裡還要妥善的護理服務,那些符合條件的人員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那些已經被確定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人,理所當然地可以享受到民生公司提供的全部待遇。
而那些只能享受一半待遇的貧困人員,本來就是一些喜歡佔點小便宜的人。
在親自體驗了基地的伙食、住宿和護理條件後,便再也生不起回到自己家裡生活的心思。
因為在基地裡住的話,每天根本就不用操心吃什麼的事情,基地的工作人員那是每天變著花樣準備大家的伙食,而這些伙食的味道比在家裡自己弄要上檔次得多了。
同樣的,這裡的居住條件也比自己家裡要好得多,因為如果自己家裡的條件夠好的話,是不可能被確定為貧困戶的。
雖然民生公司沒有給予他們完全享受基地扶貧待遇的資格,但僅僅是這一半的待遇,如果放在外面的話,一年之內沒有三、五千塊錢是做不下來的。
他們只需要聽從基地工作人員的安排,不做那些違反基地規矩的事情,就相當於一年白白地獲得了三、五千塊的收益,何樂而不為呢?
民生公司考慮得很周到,這些只能享受一半待遇的人員,也可以透過完成基地工作人員安排的一些簡單任務,來獲得更長的居住時間。
也就是說,如果這些人願意做基地工作人員安排的任務,也是有可能享受到全額扶貧待遇的。
民生公司透過基地工作人員釋出的工作任務,如果接受任務的人是貧困人員的話,其報酬並非是rmb,而是對應著不同的居住時間。
比如每天打掃一次基地全部宿舍的衛生,就可以額外獲得一天的居住時間。
如果某一項日常性工作任務的工作量較小,也可能需要完成三次任務才能夠獲得一天的居住時間。
當然,在保證按時按質完成任務的前提下,一個人也可以同時接受多個並不衝突的工作時間。
基地釋出的工作任務,還可以就近由周圍符合條件的群眾來接受,只不過他們在接受任務前,仍然要按照民生公司的規矩進行嚴格的身份認證。
而這些並不居住在基地的普通群眾,他們完成任務後的報酬就會以現金的方式計入他們的個人賬戶。
至於他們個人賬戶裡的資金,是直接購買民生公司提供的各種商品或者服務,還是透過基地的工作人員兌換成紙幣,那都是他們的自由。
雖然存放在個人賬戶裡的資金並沒有利息收入,但是,由於民生公司的誠信制度是與平臺所提供商品和服務的折扣掛鉤的,不同的誠信值對應著不同的折扣率。
而且,民生公司所提供的服務大多都與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除了服裝行業之外,食、住、行這些方面本來就具有很高的價效比,在進一步享受折扣後,優勢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