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他們確定的銷售價格,幾乎已經相當於南陽本地製造的成本。
對於那幾家專門從事製造箭頭生意的世家來說,這簡直就是一場滅頂之災。
也就是說,哪怕那些南陽的世家按照成本價銷售,他們所製造出來的箭頭,也根本沒有辦法與華夏國生產的箭頭進行競爭。
因為,傳統的手工製造方式與流水線式的機械化生產之間,無論是成本的控制還是品質的穩定性,華夏國的產品都擁有絕對的競爭優勢。
在擁有現實世界資源的情況下,哪怕就是按照這樣的價格來進行銷售,華夏國仍然可以獲得超過銷售價格八成的超額利潤,這是異世界的人們不敢想像的。
一枚重量最輕的普通箭頭,錢江他們的銷售價格只需要一斤糧食。
一枚特製的重型破甲三稜箭頭,也只需要五斤糧食就可以換到。
更讓這些異世界的人們不可思議的是,不管這些箭頭是什麼樣的形狀,箭頭尾部都有一個幾乎完全一樣的螺紋接頭。
雖然他們暫時還不知道這個螺紋接頭的作用,但是,這並不影響他們把箭頭固定在竹質或木質的箭桿上。
即使沒有與之配套的螺紋箭桿,螺紋接頭的存在仍然使得箭頭與箭桿的結合更加緊密、牢固。
當然,最終打動買家的,還是華夏國所產箭頭那超乎尋常的硬度。
在錢江他們刻意透過陳家店鋪所展示的效果來看,採用華夏國箭頭的箭支對同樣目標所產生的破壞力,是其它箭頭無法做到的。
而且,透過他們的測試,同樣的目標,採用華夏國箭頭和南陽本地箭頭所造成的損耗也完全不同。
採用華夏國箭頭的箭支,在面對青銅盔甲時幾乎沒有什麼損耗,射出的十支箭在大部分情況下都可以收回再用。
而採用南陽本地箭頭的箭支,在面對青銅盔甲時,每使用一輪就會產生一至三成的箭頭損壞。
這個測試結果直接導致南陽本地的箭頭全面滯銷,因為在戰場上,這種威力極大又幾乎能夠無限次數回收再用的箭支,相當於給他們的弓箭手們增加了一至三成的威懾力。
異世界的人們哪裡見過這樣的商業競爭手段,只用了短短的十幾天時間,錢江他們就透過陳家完全控制了南陽城的箭頭銷售市場。
在華夏國充足的貨源保障下,那些到南陽購買箭頭的大小勢力全部滿載而歸。
同樣的,南陽城周圍大量的糧食都透過陳家的渠道源源不斷地流向了華夏國,進一步加劇了南陽城未來的糧食危機。
對於錢江他們來說,壟斷了箭頭銷售還有另外的好處,那就是間接與周圍的其他勢力建立起了新的貿易關係。
在擁有更加優良武器供應的情況下,普通武器的銷售主動權逐漸地向華夏工作隊集中。
然後,錢江以便於武器交接為由,把武器的銷售地點定在了距離華夏國控制範圍更近的地方,徹底斷絕了南陽城的財路。
對於那些已經清楚華夏國武器品質的勢力來說,誰的東西價廉物美就選擇誰的東西,這是無可厚非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