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吐瓦魯特區的無現金支付平臺讓他省下了財務方面的人員配置。
為了解決人手不夠的問題,吳建興又透過特區的任務釋出平臺,釋出了大量的臨時任務。
比如說:醫養院各區域的衛生打掃工作,這類完全不用任何專業技術的工作,可以很方便地在網路上招到合適的人手,而且不用操心他們的辦事效率和責任心方面的問題。
還有搬運手術病人這種需要一定體力的工作,以前全靠柔弱的護士來做,既浪費了人力,又浪費了她們的專業知識。
有了任務釋出平臺之後,也可以方便地找到願意做這件事的勞動力。
在這些壯勞動力的幫助下,只需要一個護士指揮,就可以把以前搞得手忙腳亂的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條。
還有那些笨重的儀器、氧氣瓶等裝置的搬動,也可以交給這些壯勞動力來處理,他們可以做得比護士更加得心應手。
讓吳建興高興的是,由於吐瓦魯特區的用人機制,並沒有要求用人單位承擔這些人的社會責任。
也不會存在某一個人在一個單位工作多少年之後,就必須與其簽訂固定期限合同的規定。
所以,院方完全可以透過這些臨時用工需求,挑選適合於在醫養院長期工作的人員,用固定工作崗位的形式穩定下來,以補充醫養院人手的不足。
而且,這樣的彈性用人機制,可以在醫養院用人高峰時期迅速投入臨時性工作人員,而在用人低谷時停止外包任務的釋出。
所以,吳建興只需要把自己的醫養專業人員管理好,讓他們發揮出最大的醫療服務能力,其他非專業性的工作完全透過社會機制來調節。
在養老床位被預訂一空之後,,吳建興的醫養院回收了一部分流動資金。
醫養院的火爆,讓那些隨著吳建興一起過來“淘金”的親戚朋友們,看到了吐瓦魯特區醫養結合產業非常好的前景。
在透過企業成員內部討論後,決定繼續擴大醫養院的規模。
由於國家對出境資金的監管較為嚴格,吳建興建設醫養院的那些資金,全部是透過把國內的房產抵押給民生公司的方式來完成資金的轉移的。
這個資金的轉移過程,在賬面上仍然看不到資金的流向,只不過是由民生公司根據固定資產的價值評估出一個抵押金額,接收抵押物後透過其它方式告知吐瓦魯特區方面,特區直接按照這個抵押金額劃撥相應的資金在其對應的個人賬戶之中。
但對於吳建興這類憑技術幹實業的人員來說,他們的大部分資產並不是以固定資產的形式存在的,醫療裝置是其中的一種投入方式,但這種投入是有可觀的回報的。
而且,對於這些可以移動的固定資產,可以透過民生公司的渠道直接“託運”到吐瓦魯特區去,所支付的運費與裝置的價值相比,那是微不足道的。
除此之外,就是大量用於購買各種藥品的流動資金,這筆資金幾乎佔到了個人資產的三分之一以上。
原有醫院裡的藥品到是可以直接處理掉,吐瓦魯特區醫養院需要的藥品,既可以透過原來的購買渠道購買,然後讓民生公司“託運”到吐瓦魯特區。
也可以透過其它渠道,在國際市場上進行購買,國際化的藥品市場,一些進口的藥品沒有了高昂的關稅,其購買價格甚至遠低於國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