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整個縣城的廚師都整合起來,這個難度恐怕有點大吧?”
“從公司的一些規劃中可以看出,他們所設想的整合並不是把所有的廚師都集中到一個地方來做菜,而是透過網路的方式,讓更多廚師提供的菜品能夠透過民生食堂的渠道,走向更多百姓的餐桌。
以前的網路平臺上,同一品種的菜品只有五名廚師可以選擇,但現在已經把這個限制擴大到了八名。
也就是說,同一個菜品,大家在點餐的時候,可以擁有更多的選擇,以找到適合自己口味的菜品。”
“可是,那些與酒店簽訂過合同的廚師,是不可能在工作時間內接私活的啊。”
“民生食堂對於廚師的要求與那些酒店的要求並不一樣,這些廚師並不需要懂得多種菜系的製作方法,他們只需要專心做好一、兩道菜就可以了。
這樣的條件,甚至一些普通人家都可以做到。
比如說,某一家人的饅頭做得很好,那麼他家的饅頭就可以進入民生公司的點餐平臺。
只要他註冊了民生公司的app,並透過簡單的考核成為了民生食堂的供應商,那麼,他就可以透過手機上的app及時獲得任何時段的客戶需求,然後根據實際情況安排生產,並將做好的饅頭送到民生食堂的配餐點就行。
配餐點會根據網路平臺上反映的各取餐點的需求情況,把這些饅頭送到指定的取餐點。
雖然民生食堂在這個過程中會按照合理的標準收取一定的服務費,但透過他們的渠道,幾乎相當於把這個饅頭店的服務範圍擴大到了整個縣城。
銷量的提高,也就意味著店家收益的提高,所以,這點服務費是他們完全能夠理解的,是一種多盈的模式。
如果店家覺得這樣的經營模式省心的話,甚至可以把店鋪遷移到那些地段並不好的地方,因為這種經營模式已經完全消除了地段對饅頭銷量的影響。
如果店家在繁華地段透過零售方式賣出的饅頭,其利潤甚至不夠支付租金差額的話,為什麼不選擇完全放棄零售?
在這樣的經營模式中,唯一可能受到影響的就是那些口味不太好的店鋪。
以前由於地域優勢,有些人為了省點時間或者怕麻煩,在口味差別不大的情況下也可能會選擇將就。
但如果民生食堂推出這樣的服務之後,任何人都可以在自己附近任何一個民生食堂取餐點享受到全城任何一種特色食物。
這樣一來,整個縣城的餐飲行業都會重新洗牌,食品的品質和價格將變成重要的競爭手段,從而淘汰一大批得過且過的店家。
那些大大小小的餐館,如果掌勺的廚師拿不出一兩個像樣的菜品,就只能關門大吉。
至於那些還想在餐飲行業繼續發展的店家,如果能夠及時調整思路,順應大勢,在其他廚師無法兼顧的菜品上取得突破,仍然可能在其中佔有一席之地。
相信到了那個時候,整個縣城就只會有那些擁有特色菜品的餐館存在。
而且,那些餐館很有可能逐漸向城郊遷移,因為城郊的門市租金幾乎只有中心區域門市租金的三分之一。
租金的降低,同時也會降低自身菜品的成本,從而提高其菜品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