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新生人口之外,我們也不能夠放鬆對現有人口結構的調控。
發展固然重要,但如何才能夠更穩定的發展,是你們國資部必須要考慮的事情。
因此,國資部在吸納外來人口的時候,應該有意識地對人口結構進行‘削峰填谷’,用不同的政策來引導不同年齡段人口的融入數量。
只有盡力把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口波動控制在標準線上下不超過百分之十的範圍,我們華夏國才有可能在五十年之後建立起那個最合理的社會。”
吳光良隨意的與小寶定下了未來華夏國的計劃生育政策,然後就把注意力關注在網路平臺上對於他提出任務的評論上,因為這才是他此次回華夏國的主要目的。
“既然這樣的條件不能使用我們現在的這種電梯,我們就只能夠改變一下電梯的形態了。
這種電梯的樣子必須要能夠避開低層樓梯間,又要具備把人從地面直接送到上面的樓層。”
“對,這種直上直下的電梯根本就無法兼顧樓上樓下不同的使用需求,我們只能重新設計出一種安全有效的電梯才行。”
反正華夏國的網路平臺是幾乎完全開放的,所有成員都可以暢所欲言,想到什麼說什麼。
只要自己提出的點子能夠得到更多人的支援,國資部就會根據其點子在所有有用的設想中所佔比例和大家的支援率,來確定他們應該得到的獎勵。
“大家看那江邊的水車如何?”
“水車?”
“咱們不是在討論電梯的事情嗎?關那水車什麼事?”
“大家不覺得那水車執行的樣子很符合我們現在正在討論的事情嗎?”
“你的意思是把電梯設計成水車的樣子?”
“如果我們用鋼鐵按照水車的樣子做一個七層高的大輪子,然後把那些擋水板換成一個個可以活動的吊籃。
只要我們用齒輪和電動機把這個大輪子轉動起來,就可以把吊籃裡的人送到任何一個樓層。
而且,由於這個輪子是圓形的,所以就可以避開一、二樓的樓梯間,也不會對一、二樓的住戶造成任何的影響。”
“可是,這樣的設計雖然可以避免遮擋一、二樓,但是,同樣是由於這個圓弧的存在,六、七樓的樓梯間距離輪子的吊籃也很遠,吊籃裡的人該如何安全地進入六、七樓的樓梯間?”
“我們可以在輪子兩邊安裝一些過道,吊籃裡的人首先進入不同樓層的過道,然後再透過過道進入樓梯間。”
“這個輪子是活動的,但這些過道卻是固定的,要怎麼設計才能讓這些過道憑空懸在樓道之上。”
“我們為什麼要讓這些過道懸在樓道之上?
過道又沒有安全隱患,所以直接從地面往上修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用鋼筋混凝土柱子作為過道一邊的受力點,過道另一邊的受力點放在樓道上,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
“七層樓高的輪子,最上面一層樓的吊籃與過道交叉的位置幾乎已經要到輪子的最高點了。
也就是說,這個過道最遠的地方必須要設定到輪子的圓心位置上方,相當於過道的長度不短於輪子的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