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李嚴宣佈的優厚待遇,並沒有完全矇蔽他們的眼睛。
一個百夫長說:“大人,說實在的,從待遇來說,我們是非常願意為華夏國做事的。
可我們這一千多人,在襄陽城裡也算不上什麼啊。
一些世家大族傳承了數百年,他們暗地裡培養的死士都不止這個數。
就算是曹仁將軍鎮守襄陽,想做一些事情也必須要取得他們的支援,並不是可以隨心所欲的。
否則的話,那些世家大族暗地裡使一些絆子,就能夠讓官府焦頭爛額。
你們華夏國能夠拿出來的,都是世上少有的好東西,如果那些世家大族有心伸手,憑我們這點人馬,也是有心無力啊。”
李嚴說:“這點你們完全可以放心,不管是哪個世家大族,敢向我華夏國人伸手,我華夏國必定將其連根撥起。
而且,我們提供的物資,只是一些普通百姓的日常所需,不是那些敏感的戰略物資,不會影響到其他國家之間的力量平衡。
你們只需要防止那些宵小之輩就行,你們處理不了的,自有我們華夏國的人來處理。”
“如果是這樣的話,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於是,華夏工作組臨時組建起來的商隊,在李嚴等人的帶領下,攜帶著少量的物資進了襄陽城。
由於華夏城已經基本上實現了無現金執行的模式,並沒有大量印製紙幣,而且那紙幣在華夏國之外也無法流通。
所以,那些從華夏城收集起來的大量“劣質”五銖錢,被作為這次錢幣置換行動的啟動資金。
李嚴安排人手,用那些在華夏城裡已經無法流通的普通銅錢,在襄陽城裡購買了幾處寬敞的房產,作為他們的落腳之處。
對於異世界的襄陽城來說,這城中流通的主要物資,無非就是那些糧、油、鹽、布等百姓的日常所需。
這些東西,都是在小農經濟的社會執行模式下,大部分家庭無法自給自足的。
收拾好各自的居住場地之後,大家就各自按照李嚴的安排行動了起來。
李嚴計劃中的第一步,是用那些舊銅錢,把市面上所有的鹽進行買空操作。
上千人的隊伍,全部分散開來,遍佈了襄陽城裡每一個售鹽的店鋪。
每個人只在一個店鋪購買一次,一次只買一石鹽。
把買到的鹽送到李嚴的院子之後,再到下一個店鋪去買。
在李嚴他們幾乎不計成本的狂買行動之下,襄陽城裡的鹽只堅持了半天時間,就被完全買空。
一石粗鹽開始的價格是八百錢,但到中午的時候就漲到了一千六百錢,價格直接翻了一倍。
這樣的價格完全超過了普通百姓的購買能力,但華夏國的人仍然在瘋狂的買進。
在巨大的利潤面前,那些鹽商甚至把樊城之內的存鹽都給調運了過來,一時之間,襄陽、樊城兩地的粗鹽幾乎完全被李嚴所壟斷。
李嚴把這些粗鹽,透過共享空間送回了華夏城,然後在那裡經過提純加工之後,製作成上好的精鹽。
當然,要等到這些粗鹽被加工出來是不現實的,因為在襄陽城裡這種人為製造的用鹽缺口,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在商隊的作用下而慢慢的恢復。
作為國資部的一個重要計劃,華夏城倉庫裡精鹽的庫存完全可以隨時呼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