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高跑道的修建速度,華夏國內部也經過了很多的討論,提出了多種修建方案。
最後,在經過大家的辯論,權衡了各種方案的利弊之後,透過投票確定了使用條石作為路基基底的方案。
在這個方案中,利用雲夢澤區域開採出來的大量石材,先把跑道的基底鋪設好,以加強草地的承載力。
擁有挖掘機等工程機械的情況下,在相對平坦的草地上,用較大的石塊來鋪設一條兩公里左右的跑道路基,那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工作。
在用鐳射水平儀確定了路基的高度和寬度後,建築隊被暫時分成了五組,每組負責四百米長度跑道路基的施工。
另外,還安排了一個懂測量的華夏自衛隊成員,專門負責這幾段路基修建平整度的檢查工作,防止修好的路基出現較大的起伏誤差。
這畢竟只是一條臨時性的跑道,起降的飛機也不可能是什麼大型客機,對路面的要求並沒有現代機場那麼高。
所以,在用數百斤一塊的石材鋪設完成路基,大致處理平整路面並用高標號的水泥漿填實石材之間的縫隙之後,就直接在石材上面鋪設了一層瀝青路面。
經過這樣簡化工序之後,這條臨時性的簡易跑道只用了幾天的時間,就已經滿足起降一些小型支線飛機的要求了。
而華夏城這方的跑道,在擁有大量技術工人和大型機械的情況下,工程進度更快。
工程開工第一天的白天,前面用機械鋪好路基,後面就用人工清理不平的稜角。
用水沖洗路基後,晚上接著灌漿填縫,第二天就可以鋪設瀝青路面。
由於吐瓦魯特區的飛機場已經正式進入了修建階段,而龍浩對於這種可以載人飛行的運輸工具展現了深厚的興趣。
曙光集團也透過吐瓦魯特區,用吐瓦魯的名義,購買了數架ATR72型支線飛機,以加強與周邊島嶼國家的聯絡。
這種由法國和義大利合資企業生產的民用客機,航程超過一千六百公里,最多可以載客七十二人。
在已經擁有一定直升機操作經驗的前提下,龍浩利用企業提供的模擬駕駛系統進行了無數次的訓練,基本掌握了這種支線客機的操作技能。
由於龍浩具有共享空間的存在,而且這飛機也沒有超過其共享空間的最大容量。
哪怕他們在空中遇到什麼不可控制的危險,也可以在一瞬間躲進共享空間,根本不會對飛機和龍浩自身的安全造成任何的影響。
所以,在華夏城的瀝青跑道可以使用的時候,龍浩就大膽地進行了實際操作,把在模擬駕駛系統中所學到的操作經驗與實際操作進行了融會貫通。
等到雁門關駐地那邊的跑道可以使用的時候,龍浩還進行了兩次實地飛行,確保兩邊跑道都可以保證安全的起飛和降落。
突然發現,高強度的工作,是治療失眠的最佳良藥。睡覺睡到自然醒的感覺,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