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隨身帶著一個世界> 第515章 一路向北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15章 一路向北 (2 / 2)

聽到這裡,司馬懿心裡暗自琢磨,魏王這樣的決定是否正確。

這“禍水北引”之策,可千萬別搞成“引狼入室”啊。

但在這個時候,事情的發展已經超出了他的掌控。

李嚴已經決定五日之後,華夏國就向魏國北方的邊境出兵,甚至於連糧草補給都沒有向魏國提出任何的要求。

不過,李嚴要求魏國必須提供一些熟悉北方那些部落語言的人員,到時候便於進行溝通。

……

連年的戰爭是造成這個時期人口銳減的主要因素,而對於正在進行大規模建設的華夏國來說,再多的人手都覺得不夠。

那些北方的異族一到冬天就會南下“打草谷”,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誰讓中原沃土千里,而一旦遇到乾旱、嚴寒的冬天,在氣候的影響下,北方的溫帶草原就會南移兩百多公里。

環境的改變嚴重影響了北方異族的生存,迫不得已隨著草原的南移而大規模南下。

可南方從事農耕業的漢人,卻成為了他們的阻礙,在利益的驅使下,衝突自然而然地發生了。

說到底,這樣的衝突主要還是因為爭奪生存環境而產生的。

這不是什麼遊牧民族兇狠好鬥的天性使然,而是一個人、一個部落、一個民族在面對生死抉擇的時候,一種最能夠解決問題的本能。

在生與死的面前,又怎麼能說得清楚誰對?誰錯?

所以,衝突的根源是大家都想生存下去的期望,只要能夠滿足雙方的期望,誰還願意用生命去搏那個說不清楚的未來。

華夏國經過這兩、三年的大力發展,加上玉米、土豆、南瓜、紅薯等高產作物種植規模的擴大,糧食早就已經能夠滿足所有華夏國人都能吃飽的需求了。

而且,在整個雲夢澤區域的開發都已經完成的時候,就算沒有現實世界的支援,用現代技術武裝起來的種植、養殖產業,也不是這個時代的生產力能夠與之相比的。

三百多萬畝田地,在一年時間之內所產出的食物,就可以達到一百五十萬噸以上,已經可以供華夏國近百萬百姓五年所需了。

如果華夏國那些多餘的產出,不透過國資部在現實世界換成其它日常物資的話,足夠五百萬人口吃一年。

而根據徐晃和李嚴他們所瞭解到的情況來看,在華夏國成立之前,魏、蜀、吳三國的總人口也不過五百萬人左右。

也就是說,不知不覺間,華夏國現在已經具備養活魏、蜀、吳和華夏國所有人口的能力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用戰爭以外的方式來解決其他勢力之間因為生存而產生的衝突,才有了現實的基礎。

華夏國駐襄陽工作組的工作已經步入了正軌,只要按照這樣的工作方式做下去,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勞動力充實到華夏國去。

李嚴把襄陽工作組的安全保衛工作移交給徐晃之後,帶著第一批成員中選出來的九名自衛隊成員,駕駛著五個動力三角翼,直接向北方飛去。

這些華夏國生產的動力三角翼,在加滿燃油的情況下,最多能夠飛行兩、三個小時,最大的飛行距離只有兩百公里左右。

所以,在燃油不足的情況下,李嚴他們就會找一個合適的地方降落。

除了休整、吃飯和對三角翼進行必要的常規檢查之外,還需要李嚴給這些三角翼加滿燃油。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