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魏民生從現實世界找到的資料,從襄陽一路向北,大概九百公里的位置,應該就是目前北方最大一股勢力,鮮卑的龍興之地——盛樂。
但這個世界以前的歷史是否與現實世界相似,華夏國的橫空出世是否已經給其它地方的發展造成了影響,這一切都還是一個未知數,只能靠他們自己去探索。
至於李嚴他們在一個陌生環境裡的安全問題,魏民生根本就沒有考慮過。
在擁有豐富的現實世界資源,以及大量現代化熱武器的情況下,如果還不能在冷兵器時代保證他們自身安全的話,這些華夏自衛隊成員前段時間的訓練就算是白費了。
魏國的都城洛陽也在襄陽的北方,與襄陽的直線距離不到六百里。
但那時候的官道不可能修得那麼直,為了節省人力,大多都是因地制宜,依山勢而建。
所以,從襄陽到洛陽的路程在八百里左右。
司馬懿雖然先走了三天,但以他從陸路上每天的速度來計算,最多也只能走兩、三百里。
再遠的話,馬匹都承受不住。
臨走之時,那華夏國的李部長給了他幾面華夏國的旗幟,以及一盒製作精美的國徽。
這是為了便於他們更加快捷的把華夏國的相關情況,傳達到邊關。
至於魏國派出的通譯該送到什麼地方,那華夏國的李部長並沒有說。
只是告訴他,華夏國的人在北疆之外,肯定會有不小的動靜。
而且,他們在確定了駐紮的地點之後,也會第一時間把華夏國的防區告訴附近魏國的邊關將士,以免他們誤入造成傷害。
到時候,魏國的通譯可以憑那些國徽來進入華夏國的人劃出的防區。
司馬懿根本想不出來,僅憑這五十個人,究竟該用什麼樣的方法,來解決北疆之外為患千年的異族襲擾之困局。
在指南針的指引下,就算是加上晚上休息和吃飯的時間,李嚴他們總共也只用了一天半,就到達了雁門關之外。
由於三角翼的噪音實在是太大,飛行的高度又不是很高,所以一路經過的地方,引起了百姓不少的驚慌。
只不過,這動力三角翼對於這個時代的百姓來說,飛得實在是太快了。
還沒有看清楚這些發出異響的東西究竟是什麼,就已經飛出了他們的視線。
最後,只留下了這一路曾經出現過恐怖雷鳥一直向北飛過的傳說。
……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烤香腸。”
這就是李嚴一行人到達雁門關之外時的真實寫照。
他們分成五人一組,用鐮刀把周圍清出了一塊足球場大小的平地。
在華夏國負責日常飲食方面的後勤人員沒有到達之前,這些華夏自衛隊的隊員們,平時只能夠食用一些泡麵之類便於攜帶和儲存的東西。
而利用這些清理出來的枯草,來一場野外燒烤,配上清香甘醇的啤酒,在這荒郊野地裡,也算是別有風味。
這是華夏國自衛隊的隊員們,第一次遠離華夏城千里之外,來執行這樣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