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島上的城市單元內部交通,實現了大部分的人車分流。
為了防止行人橫穿公路的情況,那些人行走廊與公路之間,除了預留下來作為乘客上下車輛的地方,全部進行了隔斷。
隔斷的下半部分有一米二的高度,是由鋼結構加實木板材組成的,上半部分是用鋼化玻璃進行了分隔。
這樣的結構,既不怕熊孩子損壞玻璃造成危險,又把走廊與所有門店的空間連在了一起,而且保證了走廊和門店的採光需求。
門店和走廊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既避免了公路上面的揚塵,又可以保溫隔熱隔音,而且所有的行人都不會受到高空墜物的影響。
那些預留作為乘客上下車輛的地方並不對稱,公路這邊有臨時停車位的話,公路那邊絕對不會設定停車位,必須要錯開一定的距離。
這樣的話,就加大了行人橫穿公路的難度。
對於擁有高度智商和自由選擇權的人來說,任何事情都是堵不如疏。
在增加行人橫穿公路難度的同時,還應該提供一種比橫穿公路更為便捷的過街方式。
所以,民生公司還在走廊的上面設定了過街人行天橋,走廊中的行人可以很方便地透過設定在走廊中的階梯到達人行天橋。
過街人行天橋幾乎每隔三百米就有一座,而且,每座人行天橋上都安裝了兩部相對執行的平行式自動扶梯。
這些自動扶梯的兩端還帶有指紋認證開關,只要在扶梯邊上用手指認證一下身份,就可以啟動扶梯,把行人從人行天橋的一端送到另一端。
這樣的設定,可以在有效地節約電力資源的同時,提高自動扶梯的使用效率。
而且,這些指紋認證開關直接與網路平臺相連,如果系統檢測到短時間內,有同一未成年註冊成員連續使用次數超過四次的話,將會暫停該使用者使用自動扶梯的權力。
這是為了防止那些熊孩子獨自在扶梯上來回玩耍,從而造成資源的浪費和安全隱患。
如果是成年人在很短的時間內在一座人行天橋的自動扶梯上進行這種無聊操作的話,四次之後將會對其操作進行計費。
每多啟動一次扶梯收取一塊錢的使用費,用經濟處罰的方式來減少這些無聊的行為。
半封閉的走廊和錯開設定的停車點,加大了行人隨意穿越機動車道的難度。
而更為方便快捷的人行天橋,讓更多的人主動地選擇從天橋上過街,幾乎完全杜絕了“華國式過馬路”的惡習。
對於那些仍然要冒著生命危險穿越機動車道的註冊成員來說,民生公司只能夠透過扣減其誠信值的手段來加以限制,而不能像吐瓦魯特區那樣可以使用法律等其它更為直接的懲罰手段來進行阻止。
在實現了人車分流之後,那些十字路口就是車輛通行過程中最大的阻礙。
自從現實世界擁有了可以高速行駛的車輛之後,四通八達的交通反而給車輛的行駛安全造成了困擾。
路口越多,駕駛員的注意力需要關注的資訊就更多。
眼觀前後、左右、上下六路,耳聽八方,還要注意四面無處不在的交通標誌。
透過路口的車輛越多,情況就會越複雜。
這樣複雜的車輛駕駛環境,根本容不得駕駛員有半點的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