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比現實世界中電子產品的介面之爭,在那手機充電和資料傳輸介面多達十幾種的情況下,不同牌子的資料線無法通用,造成了大量的資源被浪費。
在當時的情況下,一個人的家裡可能擁有一、二十根資料線,到處都可以看到資料線,卻又不能實現不同電子裝置的相互共用,陷入無線可用的困境。
如果當時能夠由國家出面,按照不同資料線的市場佔有率,以及該介面的效能和便捷程度,直接買斷某種介面的國內使用權,就可以快速地建立起自己的介面規範,而不是處處受制。
在介面標準五花八門的情況下,由國家層面推動的介面規範,必然對整個國內市場的介面統一產生強大的推動力。
如果某一種介面規範的要價過高,國家完全可以選擇另外的一種介面。
如果某一種介面規範得不到國家的認可,不管它的設計有多麼的先進和科學,也必然會失去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市場。
如果國家需要購買自己介面規範的專利使用權,面對諸多的競爭對手,專利的所有者也不可能獅子大開口。
否則的話,不但自己的介面規範無法成為主流,甚至還可能給自己的產品進入國內市場造成障礙。
因此,在某一種非關鍵性的新興標準沒有統一的情況下,國家可以利用自己擁有的市場規模,哪怕是自己規定或者選擇一個並不先進的標準,並作為國內市場的指導標準。
在沒有任何專利糾紛和費用支出的情況下,作為一個世界性的製造大國,只要國內生產商大量地跟進,其它的標準必然會失去市場。
如果不放棄自己的標準,或者也給予同樣的國內專利使用授權,自己的產品所佔市場份額必將受到極大的影響。
同樣的,在現實世界中的影片格式上,也因為專利的問題,各大公司互不相讓。
你說你的格式支援資料流,我說我的格式壓縮比高。
你說你的格式解壓速度更高,我說我的格式清晰度更好。
反正不管怎麼做,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不能被別的格式用專利的大手掐住脖子。
那樣的話,哪怕自己的行業佈局做得再好,也只是給別人做嫁衣。
所以,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各大公司各推各的影片格式,甚至連一些大的監控裝置製造商,也都開發出自己獨有的格式。
這樣的情況,是全世界所有國家的專利法規制定者們所料不及的。
不同格式的影片資料,分別需要不同的解碼方式。
所以,如果別人發給了你一段影片,很有可能在你的電腦上卻無法觀看,還得下載其專用的播放器,或者載入第三方開發的解碼器外掛。
這樣的情況,嚴重地阻礙了影片資訊的共享和傳播,更增加了使用者的負擔。
尤其是在一些不能接入網際網路的專用網路中,這樣的情況無時無刻不困擾著他們的使用者。
同樣的一個檔案,也許這個機器打得開,換上另一臺機器就找不到開啟檔案的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