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隨身帶著一個世界> 第479章 大融合(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79章 大融合(三) (1 / 2)

“木匠發明了楔合式連線鋼筋的方式,但這種楔合式連線方式本就是源自於木匠本身的行業。

如果這樣一個本就成熟的製造方法,只不過改變了一下使用的場景,就要對後續所有改進都收取專利費的話,勢必增加這個行業的隱性開支。

費用的增加,自然就會使得工藝改進所產生的社會、經濟效益降低。

如果專利費方面的支出太高,綜合成本幾乎與現有工藝持平的話,我們還不如不使用該工藝,等到其專利失效之後再進行推廣。”

“這也是一個問題,華夏國提出保護髮明人利益的法律條款,目的本來是激勵大家用發明創造來提高現有的生產力。

但如果某一項較為先進的發明,卻因為發明人收取的專利費過高而被擱置起來的話。

對發明人和社會的進步來說,是一個雙輸的局面。”

“對,如果這個被擱置起來的發明,還要因為專利保護期的原因,並不允許或者阻礙後續工藝的改進和提高的話,我覺得就違背了專利保護的初衷。

華夏國有關專利的法律條款中,有一個最基本的條款,那就是任何專利都不能夠成為社會創新的桎梏。

我想總統閣下當時提出這個最基本條款的時候,應該是考慮到了這樣的情況的。”

“只是,如果木匠在發明楔合式連線法和相關工具過程中所付出的心血,得不到有效保護的話,勢必打擊大家的創新積極性。

如果大家都不願意去做這種付出與收穫不對等的事情,那同樣是違背了專利保護法規制定的初衷。

因為,在基本條款中也說明了,華夏國設立專利保護相關條款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對社會發展有益的創新。”

“保護木匠的專利,卻要阻礙更先進工藝的應用,這給社會生產力的提高是不利的。

可如果不保護木匠的專利,卻有可能阻礙其它所有工作崗位的創新,這對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也是不利的。

那究竟要怎樣,才能產生對社會生產力提高有利的結果啊?”

“難道,這專利法的條款本身就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對啊,好像大家說的都有道理,但現在這個事兒,保不保護都存在問題,還真的是有點難辦啊。”

……

最後,還是國資部出面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定性:

“後一種工具的出現,完全是受到前一種工具工作原理的啟示,是對前一種工具的改良。

沒有前一種工具的創新,也就不會有後一種工具的出現。

前一種工具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關係,是不同工作崗位密切協同的結果。

相關崗位的勞動者們,站在各自崗位的角度,為新型工具的出現付出了很大的心血,他們的付出應該被肯定。

但如果過度使用專利條款對後續發明創造進行限制的話,也會給社會生產力的提高產生負面的影響。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