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葬也是水葬的一種,只不過是沉海飄散。
為了不致於葬身魚腹,他們多數先要進行火葬,然後再把骨灰撒向大海。
至於樹葬,又有不同的做法。
一些是懸于山林,任其自然風化。
二是火葬之後埋於樹下,同埋石牌做為標記,或者將標記置於樹身,便於後輩祭奠。”
“這野葬和天葬也太滲人了點吧,死後還要被鳥獸啃食。
我覺得還是埋到土裡好一些。”
“你以為埋到土裡與野葬有什麼區別嗎?
根據華醫堂的研究發現,就算肉身埋入地下,也會被無數細小到眼晴都看不到的東西啃食。
這萬蟲噬體的感覺,好像還不如野葬。”
“既然連眼睛都看不到,他們又是如何知道的?”
“他們可是有總統閣下賜與的顯微鏡。
這顯微鏡可不簡單,它可以把需要觀察的東西放大百倍,連你血液裡有些什麼東西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也正因為有這樣的神器,他們才會發現那些肉眼都看不到的東西的。
根據華醫堂的研究,最好的安葬方式還是火葬。
人生一輩子,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
就算是以前那些將相王侯,入葬的時候極盡奢華,可隨葬的大量珍寶卻也會引來盜墓者的光顧。
尤其是在前朝末年的戰亂中,一些地方武裝為了籌集軍資,大量地盜掘前朝皇帝和貴族的墓葬。
就連魏武王曹操,也曾親自率領士卒發掘梁孝王陵墓,破棺裸屍,略取金寶。
甚至在軍中還設立了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專職盜墓的職位。
歷朝歷代多少王公貴族,到現在看來,又有多少人的墳冢是能夠儲存完好的。
所以啊,我認為火葬是最好的安葬方式,與其被後人所掘,還不如迴歸自然。
塵歸塵,土歸土,由大地撫育,再回歸大地。
來得乾乾淨淨,走也走得乾乾淨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