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的分裂和不同群體的對立。”
“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今後都有可能是華夏國的棟樑,併為華夏國的未來作出卓越的貢獻。”
“他們擁有著更高的起點,未來的成就也不可估量。”
……
這些站在另一個角度提出來的觀點,不斷地衝擊著國資部相關人員視界的邊緣。
等他們徹底消化了魏民生的這一席話之後,終於有些明白了。
把本應站在同一起點的孩子,根據其出身分為三六九等之後,未來在他們之間,必將出現無法彌補的裂痕。
到了那個時候,整個社會就會陷入無盡的矛盾糾葛之中,產生嚴重的內耗。
人生不像遊戲,可以回檔重新來過。
種什麼因,就會結什麼果,這是繞不開的因果。
生長在同一片天地的人,這種因為出身不同而被區別對待的政策,造成不同群體之間同人不同命的結果,在未來根本沒有辦法彌補。
因為誰也不知道,人生中一個小小的轉折點,究竟會給自己的未來帶去多大的影響。
人生這種不能用價值來衡量的東西,就算未來想要彌補,也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標準。
這樣的例子,在現實世界中很多,多到無法一一列舉,已經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主要原因。
費了好大的勁,大家總算是弄明白了魏民生非要這樣做的原因所在。
但是,“一視同仁”四個字說出來簡單,那是需要真實的財富來支撐的。
小寶說:“師父,如果要做到一視同仁,現有的預算將出現十倍以上的增長。
在當前進行大開發、大建設的情況下,華夏國有知識、有文化的勞動力極度缺乏。
如果想要增加幼兒園教師的數量,只能提高其待遇水平。
可這樣一來,勢必從其他崗位上抽血,肯定會對現有的建設工作造成一定的影響。”
“正因為現有的教育體系過於單一,針對成年人的教育只能是掃盲式的。
他們所學到的知識不成體系,具有一定的侷限性,嚴重的影響了他們在不同崗位上的流動性。
所以,在一些新型崗位出現的時候,才會出現這種專業人力資源缺乏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