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65章 水池 (2 / 2)

為了提高水池的穩定性,魏民生讓龍浩在無人注意的晚上,使用共享空間控制著巨大石塊對水池的基礎進行了夯實。

幾噸重的巨石從幾米高的空中自由落體產生的巨大沖擊力,是普通的壓路機根本無法相比的。

那效果也是立杆見影,一砸一個坑,小一點的石塊都會被砸我粉末,根本不會出現不牢實的情況,這樣的工作效率也不可同日而語。

基礎夯實後,再用大塊的花崗岩修建了加寬的圓形基座。

基座的頂部用人工大致修理平整,然後在基座上安裝水池的環形牆體。

環形牆體的基本單元長一米,寬高都是五十厘來,內外的長度有細微的差異,從上面看有點像一個頂與底幾乎一樣長的梯形。

這些石材單元的尺寸都是透過計算得出來的,而且全部按照標準件的流水線切割方式,切割製作過程中已經精確到了毫米級。

為了能夠精確地進行安裝,異世界中製作了一個幾乎和現實世界中一模一樣的基座。

所有的石材單元都要在基座上做到嚴絲密縫的程度,一圈完成後才製作下一圈。

第一圈牆體的每一塊石材中間的固定位置都鑽有兩個直徑十五厘米的洞,在整個圓拼接好之後,按照每塊石材對應的位置鑽孔。

然後用直徑十四厘米的圓柱形花崗岩按照卯隼方式進行固定,其中的縫隙用石粉進行填充並用水座實。

這樣一來,第一圈石材單元就與底座固定在了一起,三百多根石柱在石粉填充物的緩衝作用下,形成了合力,足以應付水平面上的自然衝擊力。

這些石材單元的橫截面有點象個“凸”字,不過下面還多了一個與上面突出部分一致的凹槽。

上下兩層石材單元透過這個凸起和凹槽進行銜接,這樣的結構可以保證,任何一個石材單元的上下左右四個方向,都被相鄰的石材單元鎖定。

在不破壞石材單元的情況下,只能從頂部按照安裝的順序逆向拆解。

這種不需要水泥進行澆注的結構,像搭積木一樣的簡單方便。

在水池主體工程完工後,龍浩又在水池周圍填上土石並逐層夯實,利用泥漿實現水池縫隙的密合。

周圍堆填的土石同時也形成一個向內的預應力,以抵消蓄水後水池內部的水對水池壁向外的壓力。

這樣的水池在完工後馬上就可以投入使用,根本不會像混凝土結構那樣還需要用淡水進行保養,保養過程中還要避免高溫的影響。

在這礦泉水比油還貴的地方,兩萬噸沒有任何汙染的淡水,就算比不上礦泉水的價格,也足以給魏民生創造五百多萬澳元的純收入。

當然,這些收入是以澳元的形式存在的,魏民生可以用這些澳元直接購買到大量的燃油,而對於擁有共享空間的魏民生和龍浩他們來說,這只是揮手之間就可以做到的。

龍浩還在這個小島上暫時安裝了一些簡要的生活設施,在滿足自己需求的同時,還可以向島民們提供一些必須的生活物資,當然,這些蔬菜、淡水之類的必須生活物資還是需要用錢來換的,只不過相對於他們在其它島嶼上購買的價格要低兩成左右。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