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65章 水池 (1 / 2)

從表面上來看,紐拉基塔島附近,每天都有魏民生的船隻和人在進行著土石的拋填,一切工作好像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而在那些村民們忙於搬運土石填高自己居住的地方沒有察覺到的時候,龍浩居住的地方已經被他利用空間的力量,乘著夜色和海浪聲的掩護,硬生生地填出了一個直徑七十米左右、高達五米的圓形小島。

為了今後工作的方便,小島中間還安裝了一個塔吊,並用一臺大功率汽油發電機組為它供電,以掩飾他們超快填島動作中的異常。

有了這個方圓七十米大小的平臺,就可以為今後的發展方向作規劃了。

江陵新城的建設給了魏民生不少的啟示,想要升高地面,並不一定非要用土石來填滿。

完全可以先把地下需要建設的建築修好之後,再來分層進行建築空隙的土石填充。

這樣既可以節省土石,減少填方量,而且還可以避免修建地下設施的時候又來挖方。

吐瓦魯作為魏民生打入現實世界的一個突破口,承載著他今後的一切發展路線。

所以,儘可能地遠離海浪的威脅是他優先需要考慮的。

而且,還要考慮如何才能將此地的利益最大化。

作為一個遠離陸地的海上小島,淡水的儲存量直接影響著居民的生活質量,因為這淡水是人生存的基礎。

而吐瓦魯的居民們,每年11月至次年3月雨季的時候還好,憑收集到的雨水就可以維持生活需要。

但那長達八個月的旱季,就得靠從周邊國家那裡進口大量的淡水,然後透過貨輪送到各個島上的居民手中。

雖然紐西蘭和澳大利亞政府向吐瓦魯提供了兩套小型淡水淨化裝置,以幫助這個遭乾旱肆虐的小國解決淡水危機。

但它們的淡水淨化能力只能解決三千人左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籠罩在吐瓦魯人頭上的淡水危機仍然沒有消除。

所以,龍浩和魏民生商量後,準備在這個剛用土石填起來,直徑七十米的小島上修建一個直徑五十米的大型蓄水池。

五米高的海拔高度已經讓這裡不會再有海水的浸入。

如果這個直徑五十米的水池再修十米儲水高度的話,就可以儲蓄淡水近兩萬噸。

蓄水池的修建沒有采用鋼筋混凝土的方式,因為魏民生覺得那混凝土的保養期實在太長,而且很容易受到海水的侵蝕。

最重要的是,新建水泥池子還需要多次浸泡換水後,池子裡的水才可以作為飲用水使用。

這些時間被兩個世界的時間差放大十八倍之後,簡直讓魏民生無法忍受。

等到你這個水池投入使用,那邊的一年時間就差不多浪費了。

所以,魏民生決定使用在異界量身定製的花崗岩石材來修建這個蓄水池。

至少,堅硬的花崗岩不會像混凝土那樣容易受到海水的侵蝕,而且天然石材的使用壽命可不是混凝土能夠與之相比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