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排完相關工作後,各部負責人分別按照魏民生的要求做準備去了,魏民生也回了一趟現實世界,把自己能夠想到的購買清單交給劉夢玲她們去落實。
由於時間差的存在,所以現實世界中由民生公司購買的大量糧食沒有全部轉移到異界來,因為這樣隨用隨取的話可以獲得更長的儲存期。
民生公司目前暫時還是利用自己和當地ZF的良好關係,租用了本縣儲備基地的倉儲設施來存放這些糧食。
而民生公司自己的大型螺旋鋼板倉還在建設之中,設計儲存規模為五萬噸。
按照目前的施工進度,預計還需要三個多月的時間才能完工,如果時間差不改變的話,至少在異界的兩年多時間內,是無法用到自己的儲備基地的。
所以,魏民生只得購買了生產加工標準化糧倉的裝置,在異界的秭歸碼頭上也建立了一個倉儲能力為三千噸的糧食儲備基地。
這種螺紋糧倉的生產原料和原理與彩鋼生產加工幾乎是一樣的,只是多了一道介面處理工序,所以就把這個工作全部劃給了彩鋼大棚生產廠來處理。
由於是現場生產,不需要考慮運輸上的問題,所以這種糧倉就可以做得較大,每個糧倉直徑五米,高十米,使用加厚彩鋼板,介面還進行了強化處理。
糧倉建在高於地面兩米的石臺上,可以有效地防止受潮和其它機械工作時對它的影響。
這樣的糧倉一個可以儲存近一百六十噸的大米,總共二十個糧倉能夠提供三千多噸的大米倉儲能力。
基地周圍全部用圍牆和電網來進行了隔離,用來作為異界的糧食中轉設施。
因為夷陵正在開展的收購計劃,以及魏民生早就作出的針對江陵的打算,所以這個儲備基地裡面的糧食完全足夠實施李嚴的計劃。
本來魏民生完全可以將這些糧食放在自己的共享空間中,但這樣做的話達不到如此震撼的效果。
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本來五個大型水上平臺就可以裝得下的糧食,最終裝在了十個平臺之中。
十個比普通木船大得多的水上平臺一字排開、順江而下的視覺感受絕對比自己透過共享空間轉移物資要吸眼球得多。
等到魏民生再次回到華夏山莊時,已經是第二天的早晨了。
經過一夜的努力,五萬石大米已經全部裝到了水上平臺的木倉中,首批人員也全部到位,隨時可以出發。
由於這次行動魏民生要和李嚴一起到江陵去,於是就帶上了全副武裝的三千噸大鐵船,進行它在這異世界的第一次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