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魏民生想要這個數字地圖的目的是建立自己的GIS(地理資訊系統)平臺,然後把山莊的建設和周圍擁有的資源、人口等資訊庫全部整合起來,自己就可以更加方便地瞭解華夏山莊的建設情況和發展規模,從而制定更好的發展規劃。
魏民生想要把數字地圖搞出來,直接使用現實世界中的衛星地圖是不行的,因為上千年的變遷,地形地貌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而且那些現代化的建築和道路修建對地表的改變,也造成現有的這些數字照片在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任何的參考作用。
但目前華夏國又沒有發射衛星的技術和財力,所以也不可能獲得這個世界清晰的衛星地圖。
那個在浮空平臺上繪製出來的概圖倒是給了魏民生一些靈感,但這個平臺移動起來又不太方便,遇到高山峽谷等複雜地形就存在一些問題了。
而直升機雖然已經有了,但能夠應付複雜地形和天氣情況的優秀飛行員卻不是那麼快能夠培養出來的。
目前能夠對直升機進行簡單操作的人只有龍浩和魏民生,但龍浩在現實世界中是作為魏民生的物資交換中心存在的,根本抽不出身來做這些事情。
龍浩都抽不出身來,魏民生就更不可能有時間來從事這個地理基礎資訊的採集工作了。
而且,如果想對如此大面積的地形進行全面覆蓋拍攝高畫質數字照片的話,直升機的飛行成本也太高了。
在魏民生的眼裡,這直升機是作為華夏國的的終極戰略武器而存在的,有了它的參與,加上那個超大容量的共享空間,在現實世界物資的支援下,這個世界的一切城池和防禦體系都如同虛設。
這樣的終極力量還是要放在最關鍵的時候來使用,用於這些簡單的工作就有些大材小用了。
最終,魏民生把主意打到了無人機拍攝的照片上。
現實世界中由於飛行高度方面的管制,加之城市中電磁訊號干擾嚴重,使無人機的遙控高度和飛行半徑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無人機的飛行高度一般只能在500米以下,但這500米的高度上,已經基本能夠拍攝出一些小城市的概貌了。
如果沒有這些管制和電磁干擾的話,飛到接近1000米的雲層之下,足以拍攝出大部分中等城市的全貌圖。
對於魏民生擁有的這個世界來說,現在幾乎就沒有什麼電磁訊號,所以無人機可以達到最佳的操控距離。
雖然沒有GPS訊號進行水平座標的定位,從而影響無人機無法按照規劃的路線自主飛行的功能,但魏民生只是把它作為一個高空照相機來使用的話,只需要控制上下就可以了,無人機內建的氣壓計和慣性測量單元完全能夠穩定其在空中懸停的位置。
至於高空俯拍照片邊角因拍攝角度問題引起的畸變,也是可以採用加大拍攝點密度的辦法來解決的。
一般來說,GIS系統裡面儲存的地圖分為向量圖和柵格圖,而柵格圖就是來自於衛星照片或者航拍照片,按照一定的比例尺分割成固定大小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