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光良的工作、生活已經逐漸地趨於穩定,每到週末就開著“李草藥”的車輕鬆的回家。
不用趕時間,不用轉車,最重要的是自己可以輕鬆地規劃自己的出行時間,人生少了些匆忙,多了些自在。
吳光良的一個同事,不知道是怎麼知道了吳光良每週都要回家的事,就找上了門來。
原來他女朋友的家也是吳光良一個方向的,希望回家的時候能夠搭一個順風車。
本來嘛,這車也不是吳光良的,別人都可以這麼大方,自己也不能太小氣。
何況這又是順路,大家都是一個單位的,小事一樁嘛。
所以,吳光良就很爽快地答應了他的同事,只不過還是說明了這是借的別人的車,萬一別人要用的話,還得先滿足別人。
吳光良的同事也知道這個道理,而且他的女朋友也不是必須每週都回家,萬一不方便的時候打個電話說一下就可以了。
坐這順路車可比趕末班車要舒適輕鬆得多,至少不用每週末下班都搞得那麼匆忙。
就這樣,吳光良每週回家的時候,車的後座上經常就多了一個同事的女朋友。
像平常一樣,這個週末下班之後,吳光良搭著這個自己連名字都不清楚、只知道姓林的姑娘,向自己的老家駛去。
在那條必經的省道上,由於以前的修路技術不成熟,道路只能依山勢而蜿蜒,而且路面也不是很寬闊。
由於才拿到駕照幾個月,一路上,吳光良還是開得非常小心。
但這條路上跑的工程車輛也不少,本來就不寬的道路被這些跑得不快的大貨車一佔,前方的視線被擋住了不少,加上那些連續不斷的彎道,一時卻找不到合適的超車時機。
跟在一個裝滿了土石的自卸車後面吃了一路的灰,而且不開闊的視線和與前車不大的距離,讓吳光良的精神高度集中,時間越長就越讓人難受。
終於,轉過前面的那個急彎,在吳當良的印象中就是一條直路,要擺脫這種難受的跟車狀態,在那裡超車是最好的選擇。
於是,吳光良慢慢地拉開與前車的距離,並做好提速超車的準備。
在心裡默默地計算著前面那土石車的速度和過彎的時間,吳光良腳下的油門也在慢慢地下壓。
按照吳光良的經驗,此時小車已經具備了超車的速度,並在迅速地接近前車,如果轉過彎對面車道沒有來車的話,一把方向就可以快速地完成超車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