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這被克的關係好像不太好理解啊。”
“就是。”
魏民生提醒了一下:“你們想想垃圾分類會對什麼行為有不利的影響呢?”
李偉腦子靈光一閃,不敢相信地說:“難道是環保部門?”
“不錯,如果垃圾都進行分類處理了,環境也變好了,還關他們環保部門什麼事。
想找點罰款都不容易,甚至連崗位編制都可能被精簡。”
“還能這樣歸類啊?”
“在對垃圾分類的過程中,實際上廢品回收站是做得最成功的模式,有著對垃圾分類最直接的影響力。
這種影響力最終會間接的影響到垃圾本身,這是一種間接影響的關係。
既然事實已經證明,直接要求大家主動進行垃圾分類的路子走不通,那麼我們可以用間接的方式。
如果用經濟的方式來影響垃圾分類的話,可以對垃圾分類的行為進行獎勵,對垃圾不分類的行為進行處罰,這就是生克兩種方式。
還可以用被生、被克的方式來影響,比如直接回收某種汙染能力強又不好處理的垃圾,哪怕收上來的東西沒有任何經濟價值,但收穫的卻是顯著的環境效益。
比如給某些垃圾找到一種可以產生經濟效益的渠道。
我們民生公司賣出的蔬菜表面,大量使用了保鮮膜,這保鮮膜也會對環境造成影響。
如果我們針對這種保鮮膜進行收購,不管是一元一斤也好,兩元一斤也好,總會有一個被那些廢品回收站認可的價格。
只要他們對收購這保鮮膜的生意有興趣,就會在整個回收環節體現出來,一些家庭就會有意識的積累這些保鮮膜,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用去換錢。
就算大多數家庭都對這點小錢不感興趣,那些拾荒者可不會嫌棄,他們會將所有垃圾桶裡的保鮮膜收拾得乾乾淨淨的。”
“可我們收購這保鮮膜沒有什麼用啊?”
“的確,從經濟效益上來看,這樣做一點都不划算,但如果從環境效益上來看,幾塊錢就能夠解決一斤保鮮膜造成的環境汙染,這樣的投入比先汙染再治理的方式要省錢得多。
而且,我們所使用的PE材質保鮮膜可以用來做燃料,燃燒後不會產生有毒物質。
如果這些保鮮膜積累的數量夠多的話,還可以用來進行再生回收造粒,用來生產其它產品。
但PVC材質的保鮮膜就最好不用來做燃料,因為它在加熱時會產生有毒物質,對空氣質量造成影響,所以應該在ZF層面對生產PVC保鮮膜的廠家進行取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