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嚴說到接額外工作任務的時候,王管家就說了:“既然這稅收是用於生產建設的,那麼那些附屬成員在這裡接到的任務也應該收稅。
因為透過這些任務獲得報酬的前提是我們華夏國提供了相應的工具、設施和場地,如果沒有這些基礎的東西,他們根本就沒有獲得這些報酬的條件。”
這人那,心裡都有一杆秤,對任何事都會用這桿秤來秤量一下,到底公不公平,憑什麼只收正式成員的稅,那些平時靠著華夏國生存的人就不納稅。
小寶想了一下說:“可這些任務的報酬有多有少,總不可能別人任務接得少,總共才掙了一兩百元華夏幣的報酬,就收人家二十元華夏幣的稅收吧?”
李嚴說:“對於這種情況,我覺得可以按十抽一的方式來收稅,他的報酬如果有十元華夏幣,我們就收他一元華夏幣的稅。
這樣的話不管掙多掙少,大家都不會吃虧。”
小寶見大家對李嚴的話沒有再提出異議,就把這些稅收的政策逐一透過螢幕顯示了出來,準備進行投票表決。
在這個投票表決平臺的設計上,魏民生有意引入了實名投票的概念,所有投票表決的結果都可以在網路平臺上進行查詢,防止任何情況下出現的弄虛作假現象。
這種方式對於爭議不大的投票表決還無所謂,但對於一些存在較大爭議的投票表決,完全的實名投票可能對參與投票的個人生活產生不利的影響。
就如同現實世界中的那些所謂的選舉,尤其是舉手表決這種形式,有時實際上是在強迫所有參與表決行為的人站隊。
很多的人迫於形勢,不得不明哲保身,隨大流是最不容易得罪人的方式,而在一個人情社會里,不得罪人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因此,這種表決形式得到的結果往往不能反映參與表決人的真實意圖,而被一些利益群體所利用,掩蓋了這樣的表決結果所可能產生的危害。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出了再大的錯,一句簡簡單單的“集體決策”就可以把所有人的責任推得乾乾淨淨。
而因為決策錯誤的受害群體,只能是欲哭無淚,沒有任何人對自己因為集體決策受到侵害的結果負責,難道這就是命運嗎?
不,這不是命運,這只是一種不科學的表決方式產生的不利後果。
所以,魏民生又加入了投票號這個東西,每個人在參與投票前都可以使用自己的身份號碼,隨機取得一個在某一個表決專案中存在唯一性的投票號碼和表決密碼,然後使用這個投票號和表決密碼來進行投票。
每一個投票號只能在指定的專案進行一次投票,然後自動失效,這樣就避免了在表決人投票後被別人惡意修改的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