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看去,其人身長八尺餘,體格壯碩,相貌堂堂,身穿赤色武將袍,頭束銀簪,乃是有著‘白馬將軍’之稱的公孫瓚。
“哦?”
劉辯略顯詫異,瞳孔微縮,隨後他望向公孫瓚,擺出一副虛心請教的謙虛模樣,出聲問道:“公孫將軍有何高見,不妨說來聽聽。”
眾所周知,公孫瓚乃一介武夫,帶兵打仗倒是挺彪,尤其是他麾下的白馬義從,戰鬥力也是強得一匹。可要說到出謀劃策動腦子,公孫瓚還真是不行。
舉個簡單的例子,當初公孫瓚和袁紹大戰,幾乎是一路碾壓著袁紹在打,用後世的話說就是,飛龍騎臉怎麼輸?
可結果呢,愣是在大優勢的時候,遭到袁紹無情翻盤,使得公孫瓚不得不退回幽州。
公孫瓚也因此遭到了許多人的詬病,笑他頭腦簡單,目光短淺。
此番公孫瓚出言,眾人便等著看他笑話。
面對眾人質疑的目光,公孫瓚卻也不怵,掀動衣襬起身,朗聲說道:“恕我直言,鮮卑人也好,匈奴人也罷,通通都是入侵我大漢的蠻夷。
咱們跟呂布打,即便鬥得頭破血流,你死我活,也是咱們漢人自個兒的事情。
而如今,鮮卑、匈奴人摻和了進來,這就不再是簡簡單單的戰爭,而是國家和民族之間的存亡!
我公孫瓚自認是漢家兒郎,若非今日與呂布已勢不兩立,否則,吾必將親率精銳之師,馳援幷州之危!”
“然則在這個節骨眼兒上,汝等卻想著利用異族人南下,趁人之危攻伐呂布,恕某不願苟同!”
家國大義面前,公孫瓚明明白白,聲音洪亮。
總之一句話:我們都是漢人,安內必先除外!
打呂布可以,但必須在等到把這些異族人通通趕出漢朝疆域之後,再打不遲。
公孫瓚擲地有聲,此番慷慨陳詞,也引起了不少人的深思。
“公孫將軍,俺老張挺你!”
豹頭環眼的張飛粗大嗓門兒吼上一聲,在他旁邊的綠袍紅臉關二哥也同樣投來了讚許的目光,眯起丹鳳眼,伸手撫動著下頜垂有三尺長的美髯須。
典韋、許褚等人雖未作聲,卻也覺得公孫瓚說得在理。
男兒立世,當堂堂正正,趁人之危,非大丈夫所為。
眼見不少人倒向了公孫瓚,劉辯的眼眸中多了兩許寒意,但他這些年經歷忐忑,所受之苦更是數不勝數,心性早非當年洛陽城內的怯懦少年。
他臉上保持著笑意,問向左手邊的曹操:“曹將軍,你以為呢?”
一向行事果決的曹操,破天荒的遲疑了。
眼下無疑是發動攻勢的大好時機,但曹操也怕擊敗了呂布,會導致河內、河東延伸至北邊幷州的各地,軍心大亂,從而使異族人南下,給大漢朝帶來更大的禍亂。
見曹操也沉默了,劉辯只好將希望寄託在最後一人的身上,他望向那位從始至終都未發一發的徐州牧,聲音溫和:“皇叔,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