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市出口,走出三道身影。
最中間的是名中年男人,相貌剛正,渾身上下散發出一股不怒自威的態勢。
在其左邊的則是名頗為年輕的溫儒青年,頭上繫著藍色綸巾,微欠起身軀,以示對中間男人的尊重。
右邊則是名看上去有十七八歲的少年郎,儀態恭謹,頗有世家公子風範。
然則,他今年不過也才剛滿十四歲罷了。
如果呂布在此,或許會認得這個少年,司馬家的大公子,司馬朗。
中間的威嚴男人自然是司馬朗的父親,也是如今長安城的京兆尹,司馬防。
而他左邊的那名青年,則是個名不見經傳的人物,姓杜,名畿,字伯侯。
要說起杜畿的家史,曾經也是輝煌過好一陣子。他的祖宗杜周、杜延年父子,也是在《史記》《漢書》中留下姓名的大人物。
然則杜家到了杜畿父親那一輩,已經不再做官,成為了普通人家。杜畿的母親去世很早,父親又續娶了一位性格兇狠的後孃。後孃到家沒多久,杜畿的親爹也去世了,年幼的杜畿便由後孃一個人照管,這日子就別提多苦了。
對於此事,後世的史書上很簡單地提了一句:“少孤,繼母苦之,以孝聞。”
也就是說,杜畿從小受盡了後孃的欺負,但是堅強地活下來了,並且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擁有了孝子的名聲。
漢朝以孝治天下,孝子做官的機會是比別人多的。出了名的孝子,相較之下做官就更為容易。
杜畿二十歲時,也就是去年,他被司馬防任命為京兆功曹,官職不算高,但對年輕人來說,已經很不錯了。
除此之外,他還兼職了鄭縣的縣令,也就是縣裡的一把手。
鄭縣的前任縣令,因政績不佳而被罷免,在任時積壓了很多案件,監獄裡關了數百號嫌犯,他是既不判也不放,就把人家鎖在牢裡受苦。杜畿到任後,首先處理這件事情,他親自到監獄審案,只用了很短的時間,就全部結案,該判的判,該放的放。
也就是在這個崗位上,杜畿第一次顯示出了自己不平凡的政治才能。
此番前來長安,便是向司馬防彙報下半年的縣內政務,以及縣府職員的替換變動。
司馬防對杜畿顯然是頗為看好,他覺得此子識大體,顧大局,懂得輕重緩急,將來必會大有作為。故想著要好生栽培一番,否則也不會讓杜畿一塊兒陪著來逛市集。
“咦,西市那邊好像出了什麼事情?”司馬朗見到有甲士守住西市出口,壓低著聲音極為好奇說了起來。
司馬家的家教極嚴,司馬防要求他的兒子們,無論遇到任何事情,都不準大驚小叫,要時刻保持沉穩嚴謹。
顯然,大兒子司馬朗如今就做的很好。
司馬防往那邊看去,剛正的面龐上微皺起眉頭,隨後邁開步子,往西市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