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永寧公主以和親公主的身份嫁到了西楚,對文帝一見鍾情。”
那位被後世稱為文帝的西楚國君,為人敦厚善良,諡號乃是一個“文”字。
他們的婚姻原本是一場交易,永寧公主帶著兩國永結同好的念頭而來,卻在看到文帝之後,將自己的真心拿了出來。
而文帝,當時已經而立之年,後宮之中嬪妃雖不多,卻也算不得少。
每一個,都是與世家權貴相關。
永寧公主愛上了文帝,卻又陷在與愛人立場不同的漩渦之中,她愛而不得,一顆心被人視若不見。
他尊重她,卻不愛她。
“年輕的公主以為自己終有一日可以焐熱這一顆心,卻不想,自己先在這傾軋的後宮裡丟了命。”
而文帝也後知後覺的意識到,原來……
他不是不愛她。
只是這些年的身不由己,讓他不知道什麼是愛。
他對所有人都溫和寬厚,唯獨對她幾盡苛責。
他不懂什麼叫愛,而待得他知道的時候,已經晚了。
“文帝肅清了後宮,打壓了世家權貴,為她報了仇,也穩固了江山。可那些朝臣們卻以為,他是藉著永寧公主的死作為由頭,對世家們出手。”
無人信他是因為愛情,畢竟,未曾有人見過他的真心。
“公主死後,文帝又立了一位皇后,他什麼情緒都未曾表露過。只是這一間院子,卻被封存了起來。”
他這一生無愧於西楚,可唯獨對不起一個女子。
她已經死了,死前說自己想回故土。
可他卻連這一點願望都不肯滿足她,哪怕是埋於黃土的死人,也給了他一個寄託念想的地方。
後來文帝將永寧公主葬在皇陵之外,世人都說他大概是真的厭惡永寧公主。
然而上官卓卻能明白文帝在想什麼,他只是想,讓她的姑娘在這皇城之中,得那麼一點點的自由。
皇陵之外的自由。
趙凰歌聽得他說完後,一時竟不知該說什麼好。
“當初因著永寧公主的屍首,西楚與北越大起戰事,到如今幾十年都不得安寧。可即便是如此,他都不肯歸還。你當真覺得,他當得起一個‘文’?”
那是他的先祖,所以西楚新君不敢過多評論,只道:“所以,朕願意將永寧公主歸還回北越,讓她回故土,得償所願。”
讓她迴歸北越,免於兩國開戰是其一,然而那最重要的原因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