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凰歌咬了咬牙,深吸一口氣,沉聲道:“此番與西楚一戰,北越之所以戰敗,既不是無能將、也不是無良兵,而是西楚太強了。差距雖不至於天塹,可卻無一戰之力。”
北越抵不過西楚。
西楚建國幾百年,良將強兵糧食銀錢處處不缺,可北越不是。
北越才歷經三代君主,趙顯垣是第四代,剛登基不過八年。
當年太祖皇帝揭竿而起,滅了大食,立了國都。
可直到現在,北越才尚且能夠讓百姓顧的上溫飽。
這般情形下,打仗,苦的唯有百姓。
她這話一出,就見皇帝驟然沉下了臉,道:“你是在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見皇帝生氣,趙凰歌默不作聲,良久才問道:“兄長,我並非在長他人志氣,而是想讓您認清楚現實。”
她看著宮燈映照下的,皇帝那一張已不在年輕的臉,卻是沒來由的想起了當年他跪在先帝陵寢外,發的宏願。
他說,要讓北越海晏河清,要讓這天下之土,盡歸於北越。
更要他的父皇,認清楚自己這個皇帝,當的十分合格。
拋開感情的成分在裡面,趙顯垣算不得一個好皇帝。
他窮兵黷武,獨斷專橫,甚至並不十分顧及百姓。
可加上感情來算,他是一個好哥哥。
更是一個好兒子。
“兄長,北越是趙家的天下,可是……百姓也是趙家的百姓啊。”
她放下手中的奏摺,繞過龍案,走到皇帝的面前半跪下來,仰著頭去看他:“我知道您一生抱負,更知道,父皇死前的恨,讓您一刻都不敢忘。可是——既為百姓的神明,便該將天下放在仇恨之上,不是麼?”
北越與西楚的戰事,是因為趙家的公主。
當年,太祖皇帝滅大食,立國號為北越。
及至睿宗登基時,大食的餘孽依舊流竄在各地。
這時候,西楚欲與北越交好,雙方遞交了國書。
而為了兩國邦交久遠,當時的西楚皇帝,聘北越的皇八女永寧公主為妻。
睿宗原本不捨掌上明珠,永寧公主為了兩國的和平,為大義而捨棄親人,自請前往。
然後……
死在了西楚。
睿宗時期,這事兒成為了北越的一塊心病,可是當時,朝中應對大食餘孽已然十分艱難,更遑論替永寧公主討要公道了。
到了英宗皇帝登基之後,北越休養生息,兵強馬壯,終於有能力與西楚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