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人在大宋,無法無天> 第四百六十八章 開啟蘇軾的物理之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六十八章 開啟蘇軾的物理之道 (3 / 5)

“你知道火車一個時辰能走多遠嗎?”

“不知道。”

“約200220裡左右。”

“我明白了。”

蘇軾恍然大悟道:“每個站臺的距離肯定小於這個裡數,所以如果火車發生故障的時候,上一輛火車必然還沒到上一站。”

“是的。”

商人說道:“準確來說應該是上兩站,因為京襄鐵路的每一站距離大概都是在110裡左右,前列火車出發了一個半時辰,那麼後列火車就至少落後了300餘里,即便加上停靠各個站點的時間,也最多不會低於300裡,所以後方的列車就必然落後兩站。本來最合適的應該是一個時辰一趟,但朝廷為了安全起見,還是一個半時辰一趟,從而徹底杜絕相撞的可能。”

這個問題也是最早由趙駿和趙禎商討,當時還沒有發明電報,對於火車之間的通訊讓他們非常擔憂。

一旦出現故障,如果不能及時告知後方列車,就可能會發生追尾。

所以最早的時候,京襄鐵路是三個時辰一趟,也就是一天才發四趟,就是為了防止這種事情發生。

但沒過多久趙禎就研發了電報,就能進行遠端通訊工作。

只是電報畢竟不是電話,火車上也很難裝電線運作,因此就採取了電報亭的形式。

剛好大宋建立鐵路線的時候,每隔十里都有一個巡邏亭,因為鐵路用的鋼材非常在此時非常貴重,一斤鋼堪比一斤銅,有地方百姓會偷鐵軌。

所以鐵路沿線都有廂軍作為鐵道兵把守,這樣剛好鐵道兵駐紮的巡邏亭就可以連火車上的電線,在火車上發電報——電報機還是太貴了,不可能每個巡邏亭都配一臺。

而京襄鐵路沿線的車站分別為襄陽站、新野站、南陽站、方城站、葉縣站、襄城站、許昌站、尉氏站、開封站,每一站的距離,恰好在60公里左右。

目前大宋的蒸汽火車極限速度其實能達到一百多公里每小時,但鐵道部規定每小時的車速必須維持在6070公里,這樣加上停靠站點的時間,每小時差不多是在50公里的樣子。

三個小時的時間足以讓前面的列車超過後面列車至少兩個車站,一旦車輛發生故障停下,火車就有兩個車站的時間預警,完全可以做到瞬間全線停車。

雖然這樣做很容易造成大量火車晚點,因為有的時候火車經常是過載發熱導致故障,停下來休息一會兒就又可以繼續啟動。

可一旦停下就會讓後面的所有火車不能啟動,這樣一耽誤往往就是好幾個小時。

但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為了安全起見,就只能用這麼低效率的辦法工作,等將來可以無線通訊的時候,或許就能解決了。

“原來是這樣,鐵道部的人真是聰明。”

蘇軾驚歎不已。

“朝廷既然做了這些,那必然都是要考慮周全,豈能枉顧人命?”

蘇洵雖然也是第一次聽說,但這並不妨礙他教育兩個兒子,說道:“你們以後想問題還是要多多思慮,切不能信口開河。”

“是父親。”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