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等到漢朝建立,幾百年慢慢融合統一,到東漢後期,基本上就已經不存在什麼七國子民,只剩下一個身份——漢人。
二則是透過仁政,知道當地百姓想要什麼,解決他們的困難,讓他們知道誰對他們好。
百姓普遍都是樸素的,即便有白眼狼,對他好他卻覺得理所當然,可這種人畢竟只是少數,大多數人都是誰對他們好,他們就感恩誰。
就如同劉備不過布衣出身,但在亂世中堅守仁義二字,最終建立季漢,三分天下一樣。
當地百姓受到欺壓,那就幫他們解決欺壓。
吃不飽飯,就幫助他們建立起完善的農業體系,發放生產資料,幫助他們耕作土地,養活自己。
喝不到水,就幫助他們挖建溝渠,打井修河,讓他們能夠不用為水發愁。
朝廷解決他們的需求,幫助他們發展建設。
那麼百姓也會很快認識到如今的大宋朝廷與曾經那個對百姓刮地三尺的大宋朝廷已經完全不同。
歸屬感的問題,自然也迎刃而解。
“知院高明!”
“有的時候想問題想得還是太複雜了,知院的話,才是一針見血。”
“正如知院所說,看待問題,需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啊。”
眾人對趙駿的高瞻遠矚心悅誠服,一番見解也是讓他們如撥雲見日般茅塞頓開。
看待問題的方式,自然也就變得不同起來。
趙駿卻只是笑了笑沒有說話。
他們以為這是趙駿的策略,卻不知道真誠才是必殺技。
真誠待人,人才能真誠待我。
若非如此,抗日時期根據地的百姓為何如此踴躍支援我黨呢?
大家正說著。
便在這個時候,船隊也漸漸靠向北岸。
然而就在他們即將抵達北岸渡口的時候,從遠處上游黃河岸一條滿是蘆葦蕩的支流當中,忽然飄出二十多艘小舟,飛一般向著他們衝來。
每艘小舟上都有十餘人,加起來怕是得有二三百。他們分工明確,迅速靠攏,隱隱將兩艘客船合圍之勢。
船上的船老大拍手愁容道:“壞了,遇上水盜了,這可如何是好啊。”
頃刻間,趙駿的眉頭就皺了起來。
啥意思?
自己出行一次,就得被打劫一次。
大宋治安還能不能好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