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降者、作鳥獸散者不計其數,但偏偏宋軍已經把良鄉里三層外三層圍起來,想逃跑都沒地方逃跑,城中一萬多名遼軍士兵幾乎被全殲,沒有一個成功逃跑。
“城牆上那個穿絨皮大氅的就是耶律宗真嗎?”
他眼睛已經有些看不清楚了,只能隱約見到城外遠處連綿不絕的營壘,像是一座座小山丘一樣,遮天蔽日,一眼看不到盡頭。
“土會凍起來,就算能挖,恐怕也要費時費力。”
收取良鄉之後,宋軍再次開始進軍威逼。良鄉已經是析津前沿,過了良鄉其實就能直接攻打析津府,因為玉河跟宛平位置是在析津的西面和南面。
可問題是,宋軍似乎並沒有想跟他們決一死戰的意思。
范仲淹自然不可能犯這種低階錯誤,因此他沒有急著包圍析津,而是兵分兩路,主力出良鄉,佯攻析津,實則另外兩路則直奔宛平和玉河,繼續搞他的碉堡、壕溝戰術。
良鄉陷落之後,范仲淹直奔析津府外,開始他的老操作,安營紮寨,然後在營地外圍挖建壕溝。
你堅守城池,人家就慢慢一路挖掘壕溝到你城下,把城池裡三層外三層圍起來。
現在人家只需要站在柵欄後面的臺子上,舉起槍越過柵欄,就能把衝過來的遼軍射殺。
否則的話如果有充足火器跟糧草固守城池高大的析津府,哪怕宋軍透過挖掘土道的戰術打破城門,也不一定能夠攻下人馬眾多,糧食充足的城池。
耶律宗真皺眉道:“若是繼續死守下去,怕是析津也最後淪落到良鄉的下場。宋人在外面不斷掘土挖建壕溝,終有一日,他們會把壕溝挖到城下。”
耶律宗真眺望北方道:“好像是快要下雪了。”
范仲淹輕聲說道:“但同樣的這段時間內,遼人原本被狄青阻攔在遼東的軍隊恐怕也能趕到,到時候就是整個遼國所有部隊與我們決一死戰了。”
到時候依舊要面臨敵人炮火的轟擊,宛如刺蝟。
那就是。
早知道當初就不該答應趙元昊。
二十五日,析津府城牆之上,耶律宗真與遼國的諸多大臣正在女牆邊上,眺望著西南方向。
耶律宗真面容頗為嚴肅,四下觀察著宋軍的整個營寨佈置、方向以及宋軍的行動軌跡。
他不知道的是,此刻在析津府城外西南方向約四五公里處的一座小山坡上,同樣也有人正在觀察著他的一舉一動。
張儉嘆了口氣,說道:“也許到了萬不得已的地步,我們應該放棄析津城。”
放棄析津?
也應該早點和宋國和談,或許如今也不會淪落到現在這個析津府有很大機率被宋軍奪走的程度了。
范仲淹抬起頭看向天空,說道:“你看這天際是不是要下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