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
隨著一聲驚天巨響,良鄉城的南城門率先被攻破。
十一月中旬,陰雲密佈天空。
遼東地區此時正在下暴雪,來自西伯利亞的冷風正在燕雲醞釀,隨時都有雪落下。
宋軍又有一大批冬衣運達,他們穿著厚實的棉衣,發起了衝鋒般的吶喊。
成群結隊的宋軍士兵從壕溝裡鑽了出來,手裡舉著長槍,喊著:“衝啊”“殺啊”“滅遼狗”“復燕京”等口號。
城頭上的火炮零零散散還在往外放,但由於宋軍已經把壕溝挖到城外,壕溝裡的火炮同樣對著城頭射。
所以趁著宋人在安營紮寨的時候進攻,是最作死的行為。
張儉穿著一身紫色棉袍,外面繞貂裘,這是遼國貴族才能穿的服飾,以前紫袍都是絲綢制的,但宋國的棉花如今也傳到了北方,深受遼人的喜歡。
“那就這樣乾耗著嗎?”
張儉的意思就很明顯了,既然如此,那何不乾脆棄城。引誘宋軍來攻,他們趁機設伏,然後在野外進行大規模軍團作戰。
“是。”
這也就是說宋軍現在的營寨就是個空架子,外面是一片木柵欄,裡面就是將士們居住的帳篷罷了。外圍幾乎沒有任何像拒馬、陷馬坑、鐵蒺藜、瞭望塔等繼極為關鍵的防守器械。
因為人可以走喜峰口,物資走不了。
范仲淹說道:“繼續耗下去,遼人必敗無疑,想來他們也會想想辦法。”
“唔”
王素說道:“遼人想來已經失去了在野外與我們交戰的勇氣,畢竟他們以前多次在野外與我們打,卻屢戰屢敗。”
“大抵是了。”
“應該快了吧。”
此時戰場形勢就變成了大宋軍隊幾乎是貼著析津府的情況,若是從後世地圖來看,那就是大宋的主力目前駐紮在北京房山區和豐臺區,威逼北京的市中心。
兩邊你來我往,互相壓制,以至於下面的宋軍很快就衝到了城頭下,從破口的城門迅速湧入。
但直到親眼看到宋軍打仗方式,耶律宗真才明白,宋軍好像有些無解。
可這裡面還有個問題。
很多時候往往要靠遼軍外圍的防禦系統遭受攻擊他們才會知道宋軍現在的攻勢已經到了哪裡,這使得耶律宗真非常被動。
而就在耶律宗真在析津府城樓上患得患失,才發現宋軍已經強大到這般地步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