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禎睜大了眼睛,難道他們也要走帶嚶的老路子?
“那倒不一定。”
趙駿搖頭說道:“對於西方世界來說,東方的產品是必需品。茶葉、瓷器、絲綢,都是他們想要的東西。而西方的產品嘛.啥也不是,哪怕是到了工業時代,現在我們也是處於領先地位。”
“這就意味著後世西方工業時代的產品,東方特有的產品我們都有。那麼我們就不存在任何成為對方商品銷售地的可能,只能是我們自己給自己生產,再給他們生產。”
“如此一來,我們能用商品開啟他們的國門,他們卻沒法傾銷商品到東方來,從一開始這場商貿交易就不對等,大宋也絕不止滿足於東方世界。”
“所以只要蒸汽輪船出現,能夠替代木頭船讓大宋的商船走遍全世界,那麼全世界很快就會都成為我們的商品傾銷地。除非他們選擇不要必需品,關起國門來不跟我們進行貿易往來。”
他笑著說道:“不過到了那個就基本由不得他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大宋只需要完成工業升級,依靠第一次工業革命對封建社會的貿易,完成原始積累,那麼未來恐怕一千年來,東方將一直處於領先地位不可動搖。”
“若是如此,那就太好了。”
眾人激動不已。
“當然,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基礎打好比什麼都強。”
趙駿再次點了點地圖道:“先發展國內,我的第一步就是修一條鐵路直達南陽,第二步就是從四川修一條鐵路去陝西。”
“修一條路去南陽還能理解,為什麼要修一條路從四川到陝西?”
眾人納悶。
“很簡單,完成整個大經濟迴圈。”
趙駿解釋道:“你們看,我們國內的整個經濟框架和路線,基本上就鎖死在長江、黃河、淮河以及大運河沿線,但陝西和四川,河南跟荊襄,明明近在咫尺,卻猶如天涯相隔。”
大家不用看地圖就微微點頭,這個道理自古就是如此,因為巴蜀之地是長江發源地,所以完全可以走長江,水運路線非常快。
正所謂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正常情況下,從巴蜀前往浙江將近兩千公里,居然只需要短短的一個月時間不到,如果沒有天氣因素,快的話只要十多天就行,可以說算是非常快了。
而四川和陝西之間明明離得很近,卻只能走陸路,成都到長安七百公里,得足足走兩三個月。
除非是像唐玄宗給楊貴妃快馬送荔枝。
否則天差地遠。
因此自古以來四川和陝西的交流就受到很大的阻礙。
河南跟湖北也一樣,中間有南陽盆地,長達幾百公里的路段都是陸路。
古代走陸路的成本非常高,所以交通十分不便。
反觀如今不管是河北還是廣東,都有運河可以溝通,河北不用多說,有永濟渠,而廣東有靈渠。
那麼只需要打通河南跟湖北,四川與陝西的交通,這些經濟區域將會大大促進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