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邊也要。”
“小哥,給我這邊來兩張。”
“好嘞。”
報童來來回回地賣報,很快兜裡的報紙就少了十多份。
“朝廷要全面建設科學學校了,各州縣都要有小學和初中,路有一所高中。”
“太好了,咱們的科學之道就又有不知道多少學子踏入其中了。”
“我改變主意了,我要去教育部。”
“劉兄怎麼想去教育部了?”
“現在全國各地都要興辦科學學校,教學方面肯定缺人,我想去參加。”
“劉兄要去做先生?這不知道待遇是否豐厚啊。”
“額那確實是需要問一問。”
那名有志進入教育界的劉姓進士也猶豫起來。
他貧困出身,但自幼好學,苦讀九年才一朝中進士。
雖然他自知沒有背景,無人提攜,進官場肯定是寸步難行,不如另闢蹊徑,找一條更好的路子。
比如去教育部,將來下放到地方教育局,或者去哪所高中當校長那都是有可能的事情。
可也擔心朝廷待遇不好,有沒有像當官這樣,不僅分房還發高額薪水。
不過片刻後他就篤定道:“朝廷現在對科學如此重視,肯定不會苛待教育人士,我進士出身投身教育,想必直接就是校長起步,待遇不會太差的。”
“那就祝劉兄桃李滿天下了。”
眾人都紛紛給予祝福。
事實上沒過多久,教育部就發了新通知。
對於新晉進士有願意前往各路的,確實都是各地小學初中副校長起步,都是從七品級別,與當地縣丞級別相當。
而一路高中的校長就不是新晉進士,而是從科學院選拔的一批博士,級別為正五品。
在眼下這個科學剛剛啟蒙的時候,教新學的小學初中校長,文憑至少得是科舉同進士,老師也得是舉人,就可以知道朝廷對於教育的看重。
此刻酒樓當中。
除了幾個新進進士以外,酒樓裡多有商人,他們其實也很關心朝廷政策,紛紛購買報紙看起來。
鄰桌就有一桌,剛好汴梁做紙的馬家正在宴請做糧油生意的孟家,馬家老大今年三十來歲,與孟家老大差不多年紀,正是接手家族生意的時候。
孟老大看到報紙上說朝廷開放鋼鐵、水泥、紡織等產業,頓時激動道:“馬兄,朝廷終於允許咱們經營鋼鐵和水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