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上了賽場的運動員,張本民緊張而興奮,他不敢大包大攬,問業務規模大不大,因為一線人員雖到位,但培訓尚未結束,體量大了怕有不妥。
“規模大小沒法說,我把情況講一下,你做個判斷吧。”沈時龍輕皺眉頭,“之前有個點頭熟的人,也是混起來的,已經洗白有幾年了,他家有棟三層小樓是被拆遷物件,開發商評估的價大概是四十萬,但他以高檔裝修和開挖地下室投入為由,要七十萬,所以事情就僵了,便成了釘子戶。”
“現在他撐不下去,想找外援?”
“嗯,據說開發商僱的拆遷隊伍要強行衝入,把人拖出來,然後強拆。”
“裡面是什麼人?”
“他幾個親戚,個個七老八十的,一碰就沾上的那種。還有幾個看門的,是他公司的員工。”
“那都沒什麼用吧,只要被破了門,抬的抬扛的扛,就全都弄出去了。”
“所以他就跟我聯絡,看能不能再扛一扛。”
“沈老闆,拋開能扛多久的事不說,只是拆遷款這事我就覺得有點離譜,四十萬和七十萬,差距有點大,扛到最後怕是也沒什麼結果。”
“七十萬只是談價用的,大家都清楚那不是真的,那人也說了,最低心理價位是五十五萬,事成之後,給我們五萬勞務費。”
“也就是說,小樓的主人實際拿到手的只有五十萬。”張本民尋思著道,“到了這份上,開發商也不可能不加錢吧,如果能溝通一下,讓他們加到五十五萬,和平解決,那我們不就輕鬆拿到五萬酬勞?”
“你這經營理念不錯,巧掙錢,但在這件事上行不通。”沈時龍搖起了頭,“沒有一次激烈的衝突,雙方還都抱有很大幻想,總覺著事情最終還很有能按照各自的意願發展,沒準開發商就只想出四十萬,而小樓主人還真想拿七十萬呢。”
“看來,衝突不可避免,而且還會很激烈。”
“對,這事你得好好籌劃一下,看怎麼用比較隱蔽的手段幫助小樓主人對抗拆遷隊伍。我們不可能明目張膽地出動大批人馬搞對抗,那太張揚,會惹火燒身。”
“我先看看實際地形吧,白天和晚上分別去一次,充分踩點摸透情況後,再敲定具體方案。”
“事不遲疑,現在就開始著手。”沈時龍挺著急,“早計劃早應對,免得措手不及。”
沒錯,不能打無準備的仗,張本民自然會高度重視,回去後,他便與何部偉動身,按照提供的路線前往。
到達現場,很容易判別出要“保護”的那棟小樓,地處老城區,周邊街巷很狹小,但四通八達。此處拆遷區域不算小,從臨著大街的規劃公示牌上可以看出,是幾棟商住兩用高層建築,總投資量應該很大。
地形勘察清楚,還要看夜間的街面情況,尤其是附近住戶、商家的夜間作息如何。張本民打算晚上九點與何部偉再次行動,就在待拆遷小樓的附近找了個大排檔,吃吃喝喝聊一聊,估計等到半夜沒問題。
不過意外的是,事態的發展比預計得要快很多。
晚上,再次來到小樓旁時,張本民發現不遠處已經拆遷過的地方,多了一臺大型挖掘機。
很明顯,拆遷隊伍要動手了,如果不出意外,肯定是在今夜。
張本民有點慌,還沒怎麼準備,陣勢就壓了上來。何部偉也很緊張,問現在召集人手佈置能來得及?
“恐怕來不及,而且人多了動靜大,就我們兩個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