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美,電影點映的指標有兩個,一個是口碑,一個是單館票房。這兩方面,《那些》都沒有很好,卻也沒有搞砸,因此在第二週,獲得了中等規模上映,在北美1200家影院上映。
週末三天收穫票房476萬美元,位列票房榜第九位。
第三週,繼續增加了80家影院,週末三天收穫票房334萬美元,總票房達到1145萬美元。沒有大賣,也沒有撲街,表現讓頂峰娛樂的老闆羅伯特,十分滿意,畢竟是文藝片,還是中國片。
於是他對張譚大聲的嚷嚷:“譚,你快點來好萊塢拍電影吧,我都等不及要和你合作了!”
“我很快會給你答覆。”張譚回應,他現在打算先把《陸小鳳傳奇》寫出來,再考慮電影的事。
“不用猶豫了,來吧。”羅伯特鼓動說,“你知道,好萊塢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導演,尤其是像你這樣的天才導演。《瘋狂的石頭》、《原始碼》、《那些時間教會我的事》,你征服了很多挑剔的觀眾。”
三部電影,足以讓張譚,在世界範圍,掀起一些影響。
尤其是《原始碼》這部電影,接近五千萬的票房,讓很多美國觀眾,都認識了張譚這位導演。而現在這部電影,同樣又收穫了一批喜歡這個調調的粉絲。
IMDb的西蒙·鄧肯給電影打了十分:“我喜歡這部電影,我看到了一個完美的故事,裡面有幽默、真誠、優秀的表演,以及一個很棒的演員。這不是你見過的那些時間旅行的電影,這是一個發人深思,讓淚腺工作的電影。”
Jonatley同樣給電影打了十分:“我討厭這部電影,那你問我為什麼給十分呢?因為它可能是我看過的最精彩的故事,它使得我流淚了。那些畫面讓我想起了過去我做過的蠢事,我希望我可以有時間去彌補……該死的譚張,你讓我變成了一個娘娘腔。”
斯利瓦·斯塔瓦同樣是十分:“我喜歡中國電影,《Ae》是不太一樣的中國電影,但我同樣喜歡它,這是我看過最好看的電影,直到今天起。譚張帶來的故事,就像是我身邊發生的,每一處我都能感覺到舒服,我強烈推薦這部電影。”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部電影,在IMDb網站,電影的評分只有7.8分,還沒到八分。
Sabrinnadancer就只給了四分:“關於這部電影最精彩的部分,是父親和兒子的關係,但不幸的是我對男女主角的關係並不認可,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他們之間有化學反應,愛情不是靠彌補能夠挽救回來的。”
或許有大片上映,又或許是喜歡看的觀眾,都看過了,不喜歡看的怎麼也拉不進電影院,第四個週末,《那些》票房跌幅達到62.6%,在1050家影院只收獲了125萬美元。
這導致下一週只有331家影院還在繼續上映。
最終《那些》的北美票房,停留在1529萬美元,成為張譚個人在北美第二部票房上千萬的電影。
北美本土之外的電影,一項是很少能夠在北美拿到好的票房,張譚一個人連續兩部都破了千萬,其中一部更是接近五千萬。
讓好萊塢的媒體,紛紛把目光投向了這位年僅24週歲的中國導演。
《洛杉磯時報》在娛樂板塊,配上了一張非常大的張譚個人照片,標題醒目:“他是一個天才!”
表達了老外的震驚。
必須得震驚,事實上早早就震驚過了,張譚的成就或許並能說是偉大,震撼級別的作品尚欠缺,但配合他的年紀,這一切就不可思議了。若是發生在美國,早被包裝成下一個美國夢的代表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