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都是亞洲兄弟,韓國竟然爆了。
“吳總,你怎麼看?”張譚隨即詢問了橙天娛樂的老總吳波。
吳波喜笑顏開的說:“譚導,我覺得此事可喜可賀。”
其實他也不明白,橙天娛樂在日本那邊的關係比較硬,吳波早年就是在日本娛樂圈開公司的,關係網都還在,誰知道日本沒開花,反倒在韓國結果了。
如果張譚關注了原版《時空戀旅人》在韓國的表現,大概就不會這麼疑惑了,因為,原版就不知道出了啥原因,韓國大爆,獲得了超過兩千萬美元的票房。
這一世界,延續了莫名的瘋狂。
第二週,《那些時間教會我的事》雖然交出了冠軍寶座,但是依然在週末動員了475191觀影人次,收穫35.9億韓元,累計觀影人次138萬,總票房累計101.3億韓元,擠到華語片在韓國票房第五位。
第三週,《那些》排名再降一位,週末動員338697觀影人次,累計觀影人次204萬,累計票房148.8億韓元。
超越了《荊軻刺秦》,位列華語片第二位。
第四周,《那些》排名未變,週末動員258617觀影人次,累計觀影人次達到273萬,成功超越了《赤壁之戰(下)》,成為了華語片在韓國最賣座電影。
“譚張登頂韓國票房!”
“由寧謐、夏曉岸主演、譚張執導的文藝片《那些時間教會我的事》,成為華語片在韓國最賣座電影。”
最終,《那些》在韓國以337萬觀影人次,246.4億韓元,完美的下畫。
摺合美元2218萬元,摺合人民幣1.4045億元。
華語片在韓國最好的成績,由張譚創造,由一部文藝片。
……
韓國票倉才剛剛爆發的時候。
聖誕節期間,《那些》又由頂峰娛樂代理發行,在北美院線登陸。首周是小規模的點映,在175家影院上映,其中過半是華人街區的影院。最終拿到了108萬美元票房,位列票房榜第13位,單館票房6150美元。
單館票房就是一家影院的平均票房,單館不過萬,證明電影沒有大賣之相,但是超過5000元,又預示著至少不會賠了。
爛番茄網站收錄了57篇影評,其中40篇給了新鮮的西紅柿,17篇給了腐爛的菜葉,新鮮度70%,觀眾爆米花評分81%,這個口碑比張譚的前兩部電影差了不少。
《瘋狂的石頭》新鮮度有86%,《原始碼》有92%,到了《那些》只有70%了,老美的影評人,有不少人對這種平淡的文藝片,不是很喜歡。
當然,只是相對於前兩部電影而言,70%的新鮮度,已經是不錯的評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