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啟高一> 第331章 新年撲街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31章 新年撲街 (2 / 2)

錢是一點不缺,自然會追求錢以外的東西。

在沒幾天後的一場記者會上,李豔回答《新年》撲街的問題時,就很從容的侃侃而談:“譚導在開拍《新年》的時候,就沒想過要賺錢,他是一個興趣決定工作方向的人。紀錄片一向是國內的薄弱環節,他拍攝紀錄片並非從商業目的出發。”

“我們在公司會議討論的時候,就沒有做過盈利的預期,廬影從一開始的定位就不是賺錢,而是譚導實現自己興趣的平臺。拍攝《新年》製作成電影規格,只是給中國紀錄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探索。”

“這個探索顯然是有意義的,《舌尖上的中國》風靡全國,帶動了沒事熱潮,也引起了大眾對紀錄片的關注。《新年》票房不好,但是並未虧本,一千多萬的票房,是非常超過預期的成績,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的紀錄片事業,會越來越興旺。”

“其實《新年》的問題還在於,國內對紀錄片進院線的不理解,並非是質量不好。在我們收到的評價中,好幾家大型的電影評分網站,都給予了超過8.5分以上的評分。”

“我昨天還瀏覽了一下《新年》的官方微博,發現下面只有一個人留言說‘就是那點吃的,沒什麼意思’,其餘我翻了好幾頁留言,全是好評。《新年》剛上映那會,我有個朋友本來春節不想回家了,但是過幾天打電話給我,他已經買票回家了,因為《新年》讓他感受到了家庭的重要。”

“我聽了之後,心裡覺得很溫暖,電影能被認可,很有成就感,我想譚導所追求的,無非就是這一點。還有觀眾問我,為什麼不增加排片,這就超出我的能力範圍,中國院線這幾年突飛猛進在發展,但紀錄片在其中的比例,可以忽略不記。”

“國外有比較成熟的藝術院線,比如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一部紀錄片放映一週,竟然有一百多萬人觀看。但是在中國,沒有觀眾基礎,也沒有藝術院線的建設,紀錄片想要和商業電影競爭,很困難。”

“我前天還問過譚導,我問他看到《新年》票房失利,有什麼感覺。譚導說,紀錄片的坑很深,但如果下次有機會,他還會繼續填坑。事實上我們也的確在計劃新的紀錄片,由譚導牽頭,我們廬影和央視,即將在未來一兩年內,籌備三部大型紀錄片。”

當記者詢問是兩部什麼樣題材的紀錄片,李豔沒有賣關子,直接披露出來:“一部是《舌尖》的第二季,一部是記錄世界超級大國相繼崛起過程的《大國崛起》,最後一部是記錄中國重大工程建設的《超級工程》……譚導會親自擔任監製。”

《大國崛起》、《超級工程》都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優質紀錄片,張譚不介意推一把,只不過他自己沒打算繼續執導了。而《舌尖》第二季,是央視提議拍攝,第一季太火了,第二季也是順理成章。

如此,《舌尖上的新年》果然只有半月個的上映期,在元宵節之前就從電影院下畫了,終止票房一千四百二十六萬人民幣。

雖然跟電影比起來,很少很少,今年賀歲檔的幾部電影,有的都已經破了3億。但這個資料,依然是中國紀錄片票房的冠軍,也算是小小的破了一個記錄。

好在這沒有給舌尖系列帶來多少負面影響,舌尖系列仍然是觀眾心目中,最好的國產紀錄片,值得自豪的紀錄片。

現在已經有超過二十幾個國家,向央視海外部門購買版權了,這是中國紀錄片最好的銷售成績。

央視已經敲定《舌尖上的中國》參加今年戛納電影節的紀錄片看片會,屆時必將有更多的國家前來購買版權。(未完待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