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啟高一> 第308章 舌尖上的中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08章 舌尖上的中國 (2 / 3)

寄了歌曲,為國家奧運會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張譚也就把這件事拋諸腦後。

他開始了自己的新作,一部紀錄片的拍攝,計劃投資一千五百萬的重量級紀錄片。

這部紀錄片是那天吃煎雞蛋的時候,張譚轉移話題的道具,但其實他早就有心拍攝了。紀錄片名字耳熟能詳,叫做《舌尖上的中國》。大概是個中國人,都知道這部紀錄片了,中國唯一一部達到國際水準的紀錄片。

擁有高水準,又把中國的人文巧妙融入其中,這樣好的紀錄片不拍出來,張譚都覺得是對藝術的犯罪。

所以他正好準備歇歇電影,乾脆就拍攝這部紀錄片好了。

電影導演去拍紀錄片,並不稀奇,很多導演都喜歡這麼玩,比較出名的一個是詹姆斯·卡梅隆,就是大船和阿凡達的導演,電影閒暇之餘拍過幾部紀錄片。為了拍紀錄片,還親自下潛過一萬米深的馬裡亞納海溝。

成為世界下潛海洋極限深度的記錄保持著。

吊的不要不要的。

前輩風範,張譚沒法做到了,這是拿自己的小命開玩笑。張譚怕死,他也就是去拍拍美食,順便重新整理一波高逼格,享受文藝範生活。

“《舌尖上的中國》是一部美食類紀錄片,以食物為本,以人文為輔。”

攝製組會議上,張譚給劇組成員,講解這部紀錄片拍攝的大致內容:“我們不要美食專家、烹飪大師,也不要廚藝大賽、滿漢全席,拍攝的就是天南海北最常見的食物,以及食物的主人公。”

頓了頓,張譚說:“這部片子我計劃拍攝一年時間,分成六個小組,每個小組選擇一位導演,負責素材拍攝。我擔任總導演,告訴大家該怎麼拍,需要拍攝哪些內容……大家都看看自己面前的拍攝暫行大綱,找自己想拍的題材,回頭我們安排一下分組。”

張譚佈置的拍攝暫行大綱,基本上是囊括了《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和第二季的內容,第一季七集幾乎無可挑剔,張譚自然全部笑納。

第二季七集褒貶不一,主要是人文部分講太多了,導演過於表現一些東西,結果落了下乘。但是老實講,張譚除了第四集不喜歡之外,其它幾集都還挺喜歡,覺得《腳步》、《心傳》、《相逢》、《三餐》這四集還是有質量保證的。

因為張譚沒打算自己連續拍個幾季紀錄片,所以這第一季《舌尖上的中國》,他決定拍攝十二集,也就是《舌尖1》加上《舌尖2》的四集,以及一集超長的花絮。

吸取《舌尖2》的教訓,張譚嚴格制定拍攝內容,必須是食物為主題,人文不能佔比過重。

“大家都找好自己要拍的題材,回頭分完組,我們再仔細探討拍攝方式。嗯,分組的時候,儘量是有經驗的員工分開,加入各個導演小組。”張譚最後說。

紀錄片攝製組的成員,一共有兩部分,一部分是張譚原本的石頭團隊,一部分是央視紀錄片部門的員工。

六個小組,陳力、王曉宇、餘輝各帶一組,央視的馬志宇、苟玉才、趙世鵬也各帶一組。

……

分組結束後,一個小組包括組長共有六名隊員,分別是副導演、攝像、燈光和兩名場務。這六組人馬將在今後一年時間裡,天南海北四處飛,拍攝出張譚需要的大量素材。

會議接下來探討拍攝內容和方式。

“紀錄片本身就是慢工出細活的工作,外國人為了拍一部紀錄片,甚至花費幾年十幾年拍攝素材,我們需要學習這種精神。當然我們不需要一個鏡頭拍這麼久,分配好各地的取材時間,到時間了就去拍攝,一年時間足夠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