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講的我曉得,他是大作家,專門寫,寫出來,人家導演過來拍。”
……
張譚在姥姥這裡坐了下來,陪姥姥說話。
姥姥是童養媳出身,據說是從河楠那邊逃荒出來,被人販子賣到合淝來的。前幾年大舅還帶姥姥去河楠找過,不過姥姥記不得小時候的事情了,所以沒找到親人。這麼多年來,兒孫滿堂,日子越來越好,姥姥也放棄了對那邊的念想。
當年從河楠逃荒出來的人太多了,又年代久遠了,而且姥姥只記得老家門口有棵歪脖子樹,樹下面是個豬圈,其它全然不記得了。
線索太少,連哪個城市都不知道,根本無法找起。
在姥姥屋裡坐了一個多小時,接親的隊伍終於來了。
來了六張小轎車,開頭的是一輛帕薩特。
這時候的農村,帕薩特就是豪車了,不是誰家都借得到奧迪A6這個級別的車子。張譚家倒是願意借車做婚車,但是按照農村習俗,女方不負責提供車子,一切要看南方的誠意。
新郎下車後,張譚打量了一下。
是個長相普通的小夥子,大熱天還穿著西服,一頭汗。
而隨後又經歷了塞紅包、找鞋子等一系列接親活動之後,新郎完成了接親任務。男方還僱了攝像師,全程攝像。
不知道是誰提醒了攝像師,還是攝像師自己認出了張譚。
攝像的時候,這傢伙頻繁往張譚這個方向拍,張譚可不想搶風頭,乾脆繼續縮回姥姥的屋子裡。等新娘上了婚車,才招呼姥姥、姥爺、姐姐上奧迪A6,跟在婚車後面,去了飯店。回頭再來一趟,把父母也給接過去。
再然後,他還去了一趟橋安社群,把大伯、三叔、小叔也接上,去了飯店。
新娘子的孃家人,足足坐滿了九桌。
在飯店門口,張譚看到門頂上拉著一條橫幅,上面寫著:“新郎李慶飛、新娘譚蘭鑫,喜結良緣,百年好合。”
“原來新表姐叫譚蘭鑫,是鑫表姐,不是新表姐。”
張譚不由得有些鄙視自己,幾十年裡,竟然不知道三表姐的名字是什麼。上輩子明明也參加過表姐的婚禮,卻依然沒記住對方的名字。
進了飯店,張譚立刻被請去了主桌。
張譚看到自己爸媽也坐在主桌,當即搖頭:“我就不坐主桌了,我去跟我表哥他們坐一塊!”
知道對方是敬重自己的名氣,但是有他爸媽坐主桌,就夠尊敬了。他身為小輩,名氣再大,也不好意思跟自己爸媽一起擠到主桌上。
新郎家安排席位的人,似乎認準了張譚是名人,非要拉張譚坐主桌,拉扯好一會,才在譚明霞的勸說下,放開張譚去跟表哥表姐們坐在一塊。
擦了擦汗,張譚感覺到很無語。
現在成了名人,他是越來越不想去出席什麼婚禮之類,儘管對方尊重他是作家、名人,可越是這樣張譚越不自在。(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