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有幾個小俠們跑進來鬧。不小心撞了一下三表姐的椅子,三表姐身子一歪,手臂揮舞打住了張譚的胳膊,然後小半杯茶就撒到了張譚的褲子上。
“哎喲,不好意思。”三表姐抱歉說。
張譚抖了抖休閒褲的褲管,開玩笑說:“新表姐這是怕我搶了你老公的風頭?”
“不用搶。他沒你帥。”三表姐很坦誠的說。
“早知道我早晨就不洗頭了,這樣還能低調一點。”
很無趣的笑話。
說完之後,張譚只覺得氣溫降下來幾度,有點冷,乾脆瀟灑轉身離開。一屋子脂粉氣,他呆在裡面也不合適。去了堂屋,張全順正在堂屋跟幾個中老年人一起說話,這幾人都是張譚舅家附近有頭有臉的人。
人也是分三六九等,在哪都是這樣。
上客和下客,招呼各不同。家裡來上客了,必然是家中輩分最高的人來招呼。張全順幫著招呼上客,無疑是給了這些上客,非常大的面子,崗集鎮就這點大,誰不知道張全順的兒子,是知名大作家。
連帶著,張全順也成了知名人士,社會地位大大提升。
張譚進來時,只見張全順坐在中堂下邊的椅子上,跟賓客談笑風生。
按照古時的風俗,一屋之中必須要懸掛字畫,也就是所謂的中堂,中堂一般正對著大門,是屋裡的主位。背靠中堂,下首的椅子,就是地位最高的人坐的。過去那種地主老爺,都是坐在中堂下邊,跟下人說話。
所以說,張全順坐的這個位子,就是一屋子最尊貴的位子。
見到張譚過來,立刻有個頭髮半百的賓客,開口詢問:“張老闆,這是你家的少爺可是?”
“少爺”是農村年紀大的人,對別人家小孩的客氣稱呼,都是從古代傳下來的,破四舊的時候,沒破徹底,農村很多老人都還帶有這種謙卑的習慣。
張全順點頭:“對,我家小子張譚……張譚,你別站這裡,去外面看看有沒有需要幫忙的。”
張譚就對滿屋賓客笑了笑,當作是打招呼了,這些人他一個都不認識,隨即出門去。幫忙什麼的,他感覺沒必要,舅家人很多,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乾脆去姥姥、姥爺的屋子去。
姥爺在門口跟幾個老頭聊天。
“姥爺,聊天呢?”
姥爺花白頭髮,腰也佝僂了,聽見張譚的招呼,笑說:“揚揚回來了,跟你爸媽一起可是?”
“嗯。姥爺你們聊天,我去找姥姥。”
姥爺點頭讓張譚進了屋,轉身跟其他幾個老頭說:“我外孫子,敏霞的兒子。”
老頭們恍然:“哦,寫書的那個作家可就是他?”
姥爺很驕傲的說:“就是這他,我這外孫最有出息了,寫書出名又賺錢,現在他家住在合淝了,在北亰也買了房子。”
“那是真有本事,這兩天電視上天天在放《射鵰英雄傳》,就是你家小外孫搞的對吧,我家幾個兒子、孫子都喜歡看。”
姥爺高興的解釋:“《射鵰英雄傳》是他寫的,但不是他拍出來的,是別的導演買他的版權,拍出來的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