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他來說不怕劇組裡鬧出點什麼事,就怕沒事可以鬧可以上新聞。
於是張大鬍子工作室很快就發表了宣告。
“近期有媒體報道了《射鵰英雄傳》編劇工作中存在矛盾,對此,張大鬍子工作室予以澄清的是,的原著作者譚張和編劇團隊仍然在兢兢業業的忙著圓滿、完善劇本,劇組的籌備進度十分順利,請大家不要誤信謠言。”
……
張大鬍子穩居釣魚臺。
沒把編劇和張譚鬧矛盾當多大個事。
在他看來,這就是編劇們不爽張譚這個小年輕,一時氣憤。等氣消了,幾個編劇私底下道個歉,張譚那邊面子過得去了,一切不就都能迴歸平靜了嗎。張大鬍子不相信劉長山幾個人,是那種真有骨氣的人,遲早要服軟。
雙方各退一步,就是海闊天空了。
現在鬧歸鬧,不影響大局,畢竟劇組還沒籌備好,劇本可以慢慢整,還能炒作一下《射鵰英雄傳》的熱度,多好的事。
一部戲,一定要先炒熱再播出,這是張大鬍子堅信不移的理念。
只不過事情的發展,似乎開始了偏差。
張大鬍子工作室的宣告,沒哪個人當真,記者們仍然在狂抄這次的編劇事件。
張譚反擊之後,原本多為指責張譚的輿論勢頭,調過來頭,指責編劇們沒本事還容不下別人意見。
看到勢頭不對,劉長山又上了報紙大放厥詞。
他避開了合同中規定張譚的權力,而是著重表示:“對於一位沒經歷過事的作者,隨便插手劇本的編寫,是非常危險的現象。現在的年輕人取得了一點本事,就忘乎所以了,以為自己有多麼了不起,覺得別人都不如他。這種現象不予以杜絕,編劇這個行業就危險了,以後改編劇再難出好片子。”
將戰火從他們幾個編劇跟張譚的矛盾,上升到行業的整體高度。
還別說,劉長山這麼說,立刻就引起了編劇圈大佬的贊同。
國內一流編劇,跟第五代導演有過合作,並拿過國外大獎的曹偉泰,告訴記者:“尊重編劇就是尊重故事,編劇是故事的講述者,如果一個人連故事都不尊重。你們不覺得他有問題嗎?我沒看過《射鵰英雄傳》,我只是就事論事。”
曹偉泰無疑是編劇中的大腕。
在八、九十年代十分活躍,編寫了很多反應社會黑暗的作品,也改編過好幾位大文豪的作品。雖然電影或許並未賣座,卻在歐洲文藝圈很受歡迎。
他的發話,無疑把矛頭再度指向了張譚。
如果說曹偉泰還只是為編劇撐腰說話,那麼後面一位編劇大佬就很不客氣了。
為第五代導演策劃過很多作品,並參與編劇過去年國內第一部商業大片《荊軻刺秦王》的著名編劇、策劃人王文武。發聲說:“現在社會越來越浮躁,總是炒作什麼少年天才來吸引眼球,這些連書都沒讀好的少年,只會把大環境汙染的更嚴重。”
兩位編劇大佬發話,在媒體上掀起了滔天巨浪。
引起了無數的嘴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