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忽如一夜風雨驟> 第三百六十九章 魯王兵勢燃福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六十九章 魯王兵勢燃福建 (2 / 2)

有了軍隊,接下來就是對形勢的把握了,目前的形勢是,浙東兵敗後,朝廷宗室樂安郡王、楚親王、晉平郡王都已在金華殉國,隆武、紹武相繼遭遇不測,永曆帝又在廣西,,福建真正缺的不是別的,正是登高振臂大呼的旗幟!

這重任就落在了王爺身上,王爺若是肯做這旗幟,必萬眾雲從,何愁大事不成?”

說到這裡,用力地握了握拳頭。

魯王被他感染了,激動得站起來,來回踱著,冷不丁地見張煌言停下來看著自己,忙道:“愛卿必已成竹在胸,不要停,接著說。”

張煌言見其如此,心裡暗喜,稍頓了頓,道:“當然,咱們也應當看到不利的方面,譬如鄭彩含糊其詞或者別有目的,譬如鄭成功等沒有降清的鄭氏族人及黃斌卿等,仍在奉隆武為正朔,譬如永曆朝廷態度不夠明朗等等。

所有的這一切,只要咱們先幹起來,應該不難解決,至少也能夠讓之轉變,或者明朗起來,有些事哪,藏到暗處,反不如逼他明朗起來更好應對。

譬如鄭成功,他雖對咱抱有成見,卻畢竟是抗清的,應該也是咱們聯合的物件,咱們若是幹了起來,而且乾的轟轟烈烈,他應該能有所轉變。

我在來的路上就聽說了,他避走至金門,於沿海各地招兵買馬、收編鄭芝龍舊部,更在南澳募集了數千兵力,準備於小金門(今日金門縣烈嶼鄉),以‘忠孝伯招討大將軍罪臣國姓’之名誓師反清。

煌言料定,因為他的旗幟太過不合時宜,又是匆匆起事,必敗無疑,即便不能讓之有所轉變,至少也會讓之開始思考。”

魯王大叫了聲“好”,隨即急道:“愛卿不妨把具體的也講講,本王即依言而行。”

張煌言道:“具體的要辦好三件事:其一,可令名振繼續留舟山待機,或勸降或於合適的機會……”

說著,做了一個斬殺的動作,才又道:“如此舟山群島局勢必安,也能為王爺謀得一個復興基地。

其二,這段日子,大家其實都沒有閒著,紛紛招募了不少義軍,譬如臣跟王翊在浙東招募的集結於上虞縣平岡寨屯田拒守的義軍。

再譬如原隆武朝的大學士朱繼祚已回到原籍福建興化,明確表示願意接受王爺委任,於興化城內號召起義,奪取興化城。

等等。所有的這些義軍都已提前安排好,王爺一旦誓師,相約一齊行動。

其三,同時對朝廷的軍隊予以整頓,整頓畢,於長垣誓師,明確表明‘王業不偏安’的決心,再廣發檄文,號召各地紳民起事,共創大業。

屆時,王爺不妨親征,呼應民眾的熱情,不愁福建不下,大業不成。”

魯王甚以為然,依言而行。

事實果如張煌言所預料,不到半年,魯王即收復了閩東北三府一州二十七縣,省會福州幾乎成了一座孤城。為了儘快攻佔福州,魯王親臨閩安鎮指揮攻城,福建“義師起,八郡同日發”。

鄭彩要做第二個鄭芝龍,巴不得魯王儘快做大,不僅不不牽制,反而極力奉承,盡力建功。

鄭成功率部於魯王誓師前起事反清,先後聯合鄭彩、鄭鴻逵部攻打海澄、泉州府城,均遭失敗,不服,又克同安縣,再圍泉州,折損無數,愴然退回海上。

有屬將提出旗幟問題,鄭成功堅定地道:“縱使要改弦易張,也要奉永曆為正朔,害死隆武帝的朱以海,即便成就再大,只要成功還活著,不,即便成功死了,我的後人也絕不可奉之為正朔。”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